河池学院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立足民族地区特色,以培养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体系。该专业自2013年正式设立以来,依托学院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学科优势,构建了涵盖健身指导、赛事策划、产业管理的课程框架,并通过多元化的实践平台强化学生专业技能。随着2024年招生计划持续推进,其办学成果和就业潜力备受关注。
在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围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展开,核心课程包括社会体育概论、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经济学、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等。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例如通过运动项目专项训练(如羽毛球、网球、游泳)和户外运动实践提升学生技能。培养目标强调学生需具备健身指导、活动策划、产业经营三大能力,同时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以适应体育产业多元化需求。
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持是专业发展的核心保障。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5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6人,包括6名教授和2名博士,同时拥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人和国家一级裁判8人。科研方面,学院自2016年以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项,并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为教学提供了扎实的学术支撑。师资团队中多位教师具备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指导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和竞赛训练,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实践平台与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了能力提升的舞台。学院建有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训练基地、桂西北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中心等15个校内外实训基地,重点发展独竹漂、板鞋竞速等民族特色项目。在竞赛领域,学生团队近五年斩获全国冠军41项、省级冠军99项,例如2024年独竹漂队包揽全国比赛4个一等奖,板鞋竞速项目连续多年保持广西领先地位。这些实践成果不仅验证了培养模式的有效性,也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赛事组织和执行经验。
从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来看,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社区体育指导、健身俱乐部运营、体育产业管理三大领域。学院通过实习实训基地与河池市篮球协会、网球协会等机构合作,打通就业渠道。数据显示,近三年该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部分毕业生成为健身私教、体育经纪人或自主创办体育培训机构。对于有意深造的学生,学院提供考研支持,近年已有34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升学路径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