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影视编导专业作为该校东方电影学院的重点专业,以产教融合和实践导向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培养兼具影视创作能力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依托上海影视传媒产业的地域优势,构建了校企合作的实训体系,通过项目式教学和岗位化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从剧本创作到后期制作的全流程技能。其课程设置涵盖导演基础、视听语言、影视制片等核心领域,并注重与行业需求的动态衔接,毕业生在影视制作、文化传播等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一、专业培养体系聚焦复合能力构建
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与核心课两大部分。专业基础课包含影视艺术概论、摄影摄像、画面编辑等模块,重点夯实学生的视听语言分析能力和媒体文案写作能力。核心课程如影视剧本创作、影视导演艺术、新媒体内容策划等,则通过案例教学强化创意策划与项目执行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非线性编辑与影视特效课程引入行业标准软件,确保学生掌握数字技术应用的前沿技能。
二、实践教学实施全链条项目驱动
实践环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校内实训与校外实战的双轨机制:
- 校内联合实操:与摄影摄像、影视多媒体等专业联动,完成《影视创作文案》编制及短片摄制,例如通过微电影拍摄实训强化编导全流程把控能力。
- 校外跟组实战:在星火时代文化传播、浙江横店影视城等合作企业参与影视剧拍摄,学生可担任场记、助理导演等岗位,积累行业经验。
- 赛事成果转化:依托中国国际青年微电影节等平台,学生作品《秦怡》获得影视版权认证,部分剧本入选“汇创青春”创意扶持计划,实现教学成果市场化验证。
三、就业方向覆盖影视产业多元场景
毕业生主要面向影视制作公司、电视台、新媒体平台及文化传播机构,可从事影视编导、栏目策划、短视频制作等岗位。数据显示,该专业近年就业率近100%,部分学生进入横店影视城、上海荧星影视等企业担任核心岗位。值得注意的是,其职业发展路径呈现三大特点:
- 技术纵深型:专注于后期剪辑、特效制作等领域,需持续提升Premiere、AE等软件应用水平。
- 创意管理型:转向制片统筹、项目策划等岗位,要求强化市场分析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 跨界融合型:部分毕业生通过专升本进入上海大学天华学院等本科院校,或参与中韩3+1项目赴韩国东西大学深造,拓展国际化视野。
四、教学创新凸显产教协同优势
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双师型师资队伍与动态课程调整机制。教师团队由行业资深导演与学术研究者共同组成,采用耳提面命式教学法,例如在剧情片段实训中一对一指导分镜设计。课程内容每年根据影视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更新,新增新媒体推广运营、短视频营销等模块,确保教学内容与抖音、B站等平台的内容生产需求同步。此外,校内建设的影视后期处理中心与3D打印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了接近行业标准的创作环境。
五、行业认可度与发展潜力评估
从第三方评价看,该专业在上海市高职院校专业认证中表现突出,学生作品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部级奖项12项,包括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三等奖、国际微电影节优秀编剧奖等。用人单位反馈显示,毕业生在剧本创作效率、现场调度能力等维度优于同类院校学生。随着短视频内容爆发与元宇宙影视技术的发展,具备跨媒介叙事能力的编导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该专业在沉浸式内容制作、交互影视开发等新兴领域的课程储备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