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学院历史最悠久的学科之一,自2004年获批招生以来,已发展成为安徽省特色专业和省级一流本科建设点。该专业依托学院丰富的教学资源与科研平台,形成了“厚基础、强应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在嵌入式系统开发和网络工程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专业紧密结合产业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和学科竞赛等方式,培养适应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设置嵌入式应用技术和网络工程两大方向,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核心课程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础理论,同时强化方向特色课程:
- 嵌入式方向:涵盖嵌入式微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和物联网技术,培养硬件开发与系统设计能力;
- 网络工程方向:聚焦网络协议体系、组网技术和网络安全,提升网络规划与运维技能。此外,专业引入JAVA框架技术、PYTHON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课程,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学院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智能安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配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嵌入式开发等专业实验室。通过认知实习、项目实训和学科竞赛,学生可参与企业级项目开发。例如,与中科深谷合作的认知实习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机器人研发与智能制造,深化对产业应用的认知。校外实践基地如安徽科大国创等企业,为学生提供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实战机会。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专业师资团队由15名专任教师组成,其中教授2人、副高职称9人,博士占比26.7%,并拥有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团队依托省级教学团队和校企合作实践基地,承担多项省级教改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0余篇。教学资源方面,学院仪器设备总值超800万元,支持学生完成从电路设计到智能系统开发的完整训练。
就业质量与升学前景
近五年,该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毕业生主要进入中国石油、徽商银行等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设计或数据分析工作。约20%的学生选择升学深造,考入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专业通过卓越工程师计划和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显著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形成“就业有竞争力、升学有潜力”的培养成效。
学科特色与社会服务
作为安徽省首批特色专业,该专业深度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围绕公共安全检测和智能装备研发开展应用研究。例如,安徽省智能安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联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攻关安检大数据与图像识别技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这种“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又为学生提供参与国家级项目的实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