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作为沂蒙地区唯一的学前教育本科专业,自2012年开设以来,始终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幼教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学校师范教育传统和教育部认证背景,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并通过岗课赛展融合模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数据显示,其毕业生就业率与升学质量均处于较高水平,专业特色在山东省内具有显著辨识度。
一、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的实践导向
专业以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为育人底色,培养能在托幼机构从事保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涵盖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卫生学等理论基础课程,同时融入声乐、舞蹈创编、美工制作等技能训练,形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教学”四大模块。值得注意的是,其四年一贯的课内外融合式养成机制,通过“见习-实习-研习”分阶段实践,实现从知识内化到岗位胜任的转化。
二、多元协同育人机制的专业优势
- 师资与科研实力:专任教师团队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并依托“中国散文创作与研究中心”等省级平台开展教研融合。
- 校地协同创新:与兰山区直幼儿园等10余所机构共建实践基地,推行“双导师制”,实现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联动。
- 认证与质量保障:作为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的8个专业之一,其人才培养严格遵循产出导向(OBE)理念,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
三、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路径
- 就业领域:面向大中型幼儿园、早教机构、艺术类学校,毕业生可担任教师、项目策划师或管理人员,部分通过公费师范生项目服务乡村教育。
- 升学路径: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大创项目9项,多人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深造,考研方向涵盖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
- 国际化培养: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建立直通机制,支持在读期间或毕业后留学。
四、支撑高质量培养的硬件与资源
专业拥有总值近千万元的教师教育实验中心,包含微格教学实训室、智慧教室等31个实验空间,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其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平台通过模拟幼儿园真实场景,强化学生自弹自唱、玩教具制作等实操能力。此外,省级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资源覆盖率达80%,为学生提供多维学习支持。
从红色基因传承到城校融合战略,临沂大学学前教育专业通过十余年探索,已形成“师德塑造-能力锻造-资源拓展”的闭环培养模式。对于有志于幼教事业的学生而言,这里不仅是技能提升的练兵场,更是践行教育理想的起点。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