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自2017年创办以来,依托学校百年师范底蕴与现代职业教育资源,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聚焦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求,以“双师型”教师团队和校企合作为核心优势,构建了覆盖机器人研发、调试到系统集成的完整教学链条。学生不仅能掌握PLC编程、工控组态等关键技术,还能通过1+X证书试点项目强化职业技能,为智能制造领域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
从课程体系来看,专业课程设置兼顾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核心课程包括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同时引入机器视觉和智能制造系统集成等新兴领域内容。例如,学生需完成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技术实训,学习通过C语言开发控制算法,并在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中掌握自动化产线调试方法。这种“课证融通”模式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企业岗位需求。
实践教学资源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校内建有5000平方米实训基地,配备3000万元设备,包含工业机器人竞赛中心、机器视觉实验室等模块。2024年投入建设的省级考核试点基地进一步强化了产教融合,学生可参与工业机器人装调与维护、智能制造系统连接与调试等真实项目。校企合作方面,与泉州华数机器人、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平台,学生能接触工业机器人夹具设计、新能源汽车生产线集成等实际工程案例。
就业与升学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进入机器人制造厂商、系统集成商及应用企业,从事应用工程师、视觉工程师等岗位,近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专升本方向涵盖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等本科专业,优秀学生可通过竞赛获奖获得升学加分——例如2022年学生团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
学生职业发展潜力显著。通过机器人社团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学生能参与双轮自平衡装置等创新项目,培养工匠精神与工程思维。历届毕业生中,既有进入龙岩烟草工业等国企的技术骨干,也有通过专升本考入龙岩学院继续深造的案例。这种“以赛促学、以创带练”的培养机制,使学生在工业机器人算法优化、设备改造升级等领域具备持续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