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的产品设计专业自2013年设立以来,依托财经类高校的学科优势,将艺术素养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不仅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结合,还通过产教融合和赛事驱动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出大批活跃在制造业、互联网、设计咨询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以下从培养特色、课程结构、实践平台、学科优势及就业前景五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多维融合的培养模式
该专业以“诚信博学、知行统一”为核心理念,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的三维培养体系。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如与景德镇诚德轩瓷业、合肥木马工业设计公司共建实践基地,学生能直接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同时,连续7年承办安徽省工业设计大赛陶瓷产品分项赛,将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形成“以赛促学”的闭环机制。这种模式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设计策略和服务思维,还培养了其创新创业精神。
二、课程体系的创新设计
专业课程设置兼顾传统技艺传承与现代技术应用:
- 核心课程:包括产品语义设计、陶瓷产品设计、交互设计等,重点提升产品功能与审美的综合处理能力;
- 特色课程:如民间工艺传承与创新设计、服务创新设计,强调地域文化资源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
- 跨学科模块:引入人体工程学、创新思维训练等课程,依托学校经济管理学科优势,培养具备市场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实践平台的立体化布局
专业通过三类实践载体构建能力提升路径:
- 实验室集群:拥有省级艺术设计实验实训中心,下设虚拟现实、3D打印等高端设备,支撑数字化设计教学;
- 竞赛体系: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金银铜奖10余项,显著提升学生创新竞争力;
- 产学研合作:与30余家企业签订协议,开展产品开发、专利申报等合作,近五年学生获批外观设计专利1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成果数量居全校首位。
四、学科建设的差异化优势
作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 师资结构:专任教师14人中,博士化率57.1%,含东南大学博士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并拥有国家级社科课题主持经验;
- 科研转化:教师团队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课题3项,横向课题经费超百万元,研究成果直接反哺教学;
- 国际视野:通过海外访学、联合工作坊等形式,引入英国伯明翰大学、韩国世宗大学等国际合作资源,拓展学生全球设计思维。
五、就业路径的多元拓展
毕业生去向呈现“三高”特征:
- 就业质量高:入职企业包括京东、吉利控股、科大讯飞等头部公司,从事产品经理、用户体验设计等高附加值岗位;
- 深造比例提升:2021届升学率达13.04%,部分学生进入中央民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及海外名校;
- 创业孵化显著:依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20余项),涌现出自主品牌设计师和文创企业创始人。
安徽财经大学产品设计专业通过系统性培养架构,成功打通了从文化资源挖掘到商业价值实现的全链条,成为区域设计教育的标杆。其以实践为导向的育人模式,为行业输送了大量兼具艺术修养与技术落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