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技术重构现代财经行业,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的大数据与审计专业以“技术+审计”的复合型培养模式脱颖而出。该专业定位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面向政府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及企业合规管理岗位,培养既懂传统审计理论又精通数字化工具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其课程体系融合财务会计、大数据分析、智能审计三大核心能力模块,并通过产教融合实现职业场景化教学,形成鲜明的职业本科特色。
在培养目标与职业定位方面,该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纲领,强调掌握财经法规、风险管理、审计沟通等专业基础理论,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大数据技术应用、审计机器人开发、信息系统审计等数字化能力。毕业生可从事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政府审计等岗位,覆盖审计专业人员、管理咨询人员、财税规划师等多元职业路径,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对“业财融合”人才的需求。
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呈现“基础+核心+实践”的三层架构:
- 专业基础课程包含《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统计与计量经济学基础》,构建财经法规与数据分析基础;
- 专业核心课程聚焦《大数据审计》《审计机器人应用及开发》《信息系统审计》,强化智能工具实操能力;
- 实习实训环节依托财务会计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企业财务报表审计、舞弊审计等仿真训练,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政府审计部门完成岗位实习。
该专业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智能财务实训室、云财务共享实训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开展财务大数据分析、业财一体信息系统等实操训练;二是推行“双元育人”模式,与行业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使学生在真实审计项目中掌握职业判断、风险识别、合规监督等核心能力。尤其注重培养资源环境审计等新兴领域技能,契合绿色经济发展趋势。
职业发展通道设计具有纵向贯通性。学生可考取审计专业技术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职业证书,或获取智能审计、审计信息化应用等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升学方面可对接审计硕士、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形成“技术技能+学术研究”的双向发展路径。就业数据显示,毕业生主要在会计师事务所担任审计助理,或在企业承担智能财务审计师、财税咨询服务师等新型岗位。
作为山西省职业教育标杆,该专业依托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和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构建了“双师型教师主导、数字化平台支撑、多维度能力递进”的培养体系。其前身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会计学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作为省级优势专业,为现有人才培养提供了成熟的课程资源与行业合作网络,使学生在掌握审计准则、内部控制等传统技能的同时,形成数据挖掘、系统开发等前沿技术优势,真正实现“诚信、勤学、严谨、敏行”的育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