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是国家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也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该专业依托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培养具备安全评价、风险管控、应急管理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其课程体系融合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化工等领域的行业安全技术,实训基地配备无人机安全巡检、智能安全监测等前沿设备,与中核工业、中冶建工等央企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形成了"理论+实践+行业认证"的立体化培养模式。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上,该专业聚焦国家安全生产战略需求,着力培养能从事安全管理、安全评价、职业健康检测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课程设置覆盖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等理论课程,同时通过应急预案编写、应急救援演练、安全生产事故调查等实训模块强化实践能力。学生可获得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特种作业操作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历+技能"双证融通。
课程体系构建体现"宽基础、强核心"特点:
- 核心专业课程:包含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与控制、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无人机安全巡检与风险评估等特色课程
- 行业能力拓展:设置电气安全技术、化工安全技术、消防工程技术等模块化课程
- 智能技术融合:新增智能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大数据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等数字化课程
实践培养环节通过"三级实训体系"实现能力递进:
- 基础技能实训:在矿井通风与安全实训基地、矿山机电实训基地完成金工实习、工程制图等基础训练
- 专项能力提升:依托占地12840平方米的实训楼开展安全生产事故模拟、应急预案推演等场景化教学
- 综合实战演练:在中核工业、万华化学等合作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参与真实项目的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应急响应
就业前景方面,该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央企、国企及大型民企,涉及建筑、交通、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据行业数据显示,毕业生起薪高于同类专业15%,职业发展通道可延伸至安全总监、质量安全经理、环境健康安全主管等管理岗位。近年来在智慧城市建设和安全生产法规强化的背景下,企业对具备智能安全监测、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
师资团队建设凸显"双师型"特色:
- 团队包含7位博士及博士后,其中国家一级安全评价师2人
- 房曰荣教授作为专业带头人,身兼教育部安全行指委委员、福建省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等职务
- 教师团队主持建设省级教学资源库,开发的高职安全类教材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通过"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该专业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安全评价机构建立人才共育基地,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这种产教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职业适应性、岗位胜任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