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专业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足数字经济时代需求,以"数字+保险+服务"三位一体为培养理念,构建了涵盖理论、实务与创新的多维育人体系。该专业依托山东省唯一的保险学院平台,拥有近30年发展历史,形成了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202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并成为山东省应用经济学"高峰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既保留传统保险理论根基,又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通过校企协同与国际认证双轮驱动,培养适应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高素质人才。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以"数智融合"为核心构建三维知识模块。基础理论层面开设《西方经济学》《保险学》《风险管理学》等核心课程,夯实经济金融基础;专业精算模块通过《保险精算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等课程强化量化分析能力;交叉创新模块则引入《保险科技专题》《数字保险》等特色课程,探索区块链、人工智能在保险定价、欺诈检测等场景的应用。例如《健康医疗大数据》课程与社保部门合作,指导学生运用AI技术优化医保稽核流程,2024年该课程已实现100%真实案例教学,学生通过分析医疗数据完成控费模型设计。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为专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学院拥有专任教师36人,其中95%具有博士学位,含4名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和9名教授。团队近五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4项,在《经济研究》《ASTIN Bulletin》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形成保险风险理论、医养健康保障等特色研究方向。学院与德华安顾人寿共建保险产业学院,设立全国首批北美产险精算师URP认证中心,2023年获批SOA的UCAP高校计划,学生可同步考取国际精算师资格。实验教学方面,金融量化与保险精算实验室配备智能核保系统、精算建模软件,支撑学生完成从产品设计到风险评估的全流程模拟。
实践培养体系通过"五环联动"实现能力跃升。认知环节组织学生参与保险产品创新邀请赛,近三年获国家级奖项12项;模拟环节依托PICC等31个实践基地开展数字保险场景设计,2024年校企联合开发车险智能定损系统实训项目;研究环节实施本硕衔接班,提前教授计量经济学与Python编程,研究生阶段80%课题聚焦保险科技应用。数据显示,2024届毕业生在德华安顾等企业实习转化率达73%,较传统培养模式提升21个百分点。这种"理论-实践-创新"闭环培养使学生在保险科技、康养保障等新兴领域具备独特竞争力。
人才培养成效体现在升学就业双通道。近三年本科毕业生考研率超25%,其中15%进入复旦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名校深造;就业方向涵盖保险公司、银行科技部门及政府医保机构,93%雇主认可其数据分析与风险管理能力。校企合作班学生平均起薪达8500元,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32%。2024年学院与山大地纬联合培养的"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开发团队"获省级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印证了专业在产教融合与数字赋能方面的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