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的机器人工程专业自2019年正式招生以来,已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为核心,融合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知识,面向国家智能制造战略需求,培养具备机器人系统设计、智能控制与工程应用能力的高水平人才。依托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省级科研平台,专业发展迅速,在2024年软科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67名(B+等级),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
学科建设与培养体系
机器人工程专业以《“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为导向,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涵盖机器人运动控制、智能感知、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四大领域,包括机器人建模与仿真、工业机器人技术等10门特色课程。教学团队由省级教学名师、泰山学者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领衔,65%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近五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220余篇。培养方案强调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注重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学生可参与“挑战杯”“恒拓杯”等竞赛,累计获国家级奖项46项。
实践平台与硬件支撑
专业实验室配备4300万元先进设备,形成三大实验集群:
- 工业机器人实训平台:码垛机器人、六自由度关节机器人、双臂协作机器人
- 智能机器人研发平台:腿足机器人、轮式移动机器人、集群机器人
- 虚拟仿真平台:伺服电机驱动系统、机器人运动控制仿真系统依托智能感知与机器人应用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建材工业自动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学生可参与建材智能制造、智能电网等领域的科研项目。校企合作基地达25个,包括ABB、新松机器人等龙头企业,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就业前景与社会认可
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综合就业率93%,深造率超30%,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智能制造、电力系统、汽车电子等行业。就业单位以大型央企(如国家电网)、外资企业(如西门子)和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岗位涵盖机器人系统集成工程师、自动化项目主管等。第三方评估显示,毕业生专业对口率85%,工作满意度近100%,职业发展路径清晰。2022级起增设“绿色建材智能制造”博士培养方向,打通本硕博贯通培养通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