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历经三十余年发展,已成为广西高职教育领域的重要标杆。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构建了覆盖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等8个专业的教学体系,在校生规模近1400人。其教育模式注重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合作、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创新路径,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深度结合,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0%。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学院承接乡村振兴规划、非遗文化传承等项目,形成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联动。
专业设置与课程特色
学院围绕区域产业需求打造特色专业群,其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广西高职教育的知名品牌,核心课程《景观规划设计》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专创融合“金课”。该专业依托智能建造与5G通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展虚拟仿真教学,学生可在国家级实训基地中完成景观施工等实操训练。另一重点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则聚焦影视特效、UI交互设计领域,拥有摄影摄像实训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等设施,学生作品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际赛事中屡获金奖。
创新教学模式与师资力量
学院构建了“双师型”师资团队,现有教职工75人,包含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26人,柔性引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谭湘光等产业导师46人。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框架:
- 校企双元育人:与峰值文化、唐影文化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项目化课程
- 赛教融合机制:以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金砖国家技能大赛等赛事驱动教学创新
- 非遗活态传承:开设花艺工作室,由壮锦工艺大师指导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实践
社会服务与区域影响力
学院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完成旅游扶贫规划、农产品品牌包装设计等项目4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超6000万元。在文化传承领域,通过壮锦编织技艺研习、传统花艺工作室建设,推动非遗技艺的产业化转化。这种“教育反哺产业”的模式,使学院成为广西文旅产业升级的重要技术智库。
学生发展与职业前景
通过“三全育人”体系,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276项省级以上奖项,1+X证书获取率达95%。职业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
- 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毕业生可担任助理景观设计师、园林工程项目经理
- 数字媒体方向:就业涵盖影视特效师、UI交互设计师等新兴岗位
- 创新创业领域:依托专创融合金课培育项目,孵化出切削液新技术工艺等国家级铜奖项目
这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创新为驱动、文化传承为根基的培养体系,使学院成为华南地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高地。其教育实践不仅为区域经济注入活力,更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南职模式”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