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波斯语专业自2012年设立以来,始终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依托“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发展成为西北地区最早开设的波斯语教学单位。该专业于2020年获批陕西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模式和创新课程体系,形成了语言能力强化与国际视野拓展并重的教育特色,为涉外领域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在教学架构方面,专业构建了“中外籍教师搭档授课+小班精准教学”的立体化培养体系。师资团队由7名教师组成(含1名外籍专家),全部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和海外留学经历,实现语言技能与文化认知的深度融合。核心课程涵盖波斯语言文学、伊朗历史文化、中伊关系史三大模块,配合“3+1”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三年级可赴伊朗伊玛目霍梅尼国际大学进行语言强化训练,其中优秀学生可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资格。
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复合型”导向,以五项语言基础能力(听、说、读、写、译)为核心训练目标。课程设置特别注重:
- 语音语法系统训练:采用分级渐进式教学法
-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嵌入区域国别研究课程
- 实践创新能力提升:通过外交部实习基地等平台毕业生在掌握波斯语专业八级水平的同时,需完成涉外礼仪、国际传播等拓展课程,形成“语言+”的复合知识结构。
国际化学术平台的建设为专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17年成立的伊朗文化研究中心,与海外294所院校建立的合作关系,共同构建了包括学术研讨、文献翻译、舆情分析在内的多维合作网络。近三年数据显示,赴伊交流学生语言水平提升率达92%,超过65%的毕业生进入外交部、中央媒体、跨国企业等机构,另有20%选择在北京大学波斯语言文学系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继续深造。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该专业率先将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建设“数字波斯语语料库”和“虚拟仿真外交场景实训系统”,实现传统语言教学与智能技术的有机融合。这种创新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传统语言技能的基础上,同步获得大数据分析和跨文化传播策划等新兴领域竞争力,有效响应国家对外语人才能力结构的新要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