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的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前身为2006年开设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2021年经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后更名。该专业是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依托1200平方米示范性实训基地和1200万元设备投入,构建了"产、学、研、创"四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适应智能网联汽车时代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专业课程设置紧密对接行业需求,形成"基础+核心+实践"的三层结构:
- 专业基础课包括《汽车构造》《汽车机械基础》等,夯实机械原理与车辆构造知识
- 核心技能课聚焦《新能源汽车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融入线控执行系统调试等前沿技术
- 实践环节设置《整车装配实习》《故障检测与排除》等模块,通过200人/批次的实训规模,实现95%实验开出率
师资团队采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由51名专任教师和20余名企业技师组成:
- 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0%,包括9名副教授和14名高级技师
- 企业导师来自郑州宇通客车等龙头企业,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理念
- 近三年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0项,获国家专利30项,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哺机制
实训体系构建"三场轮换"教学模式:
- 理论教学场:依托新能源汽车实训室等7个专业实验室
- 虚拟仿真场:使用动力匹配虚拟仿真平台开展智能网联技术预演
- 生产实践场:通过汽车4S店实景基地完成整车装配调试特别配备动力总成实训平台和ADAS智能座舱系统,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掌握激光雷达标定等先进技术。
就业方向覆盖汽车全产业链:
- 制造端:从事整车试制试验和智能制造技术应用
- 服务端:担任质量检验工程师或售前技术支持
- 创新端:参与汽车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技术研发近三年毕业生双证获取率95%,在全国技能大赛中斩获省级一等奖,就业单位涵盖比亚迪、吉利等知名车企。
该专业通过"六对接"培养机制实现人才培养闭环:
- 课程标准对接1+X证书要求
- 教学内容对接商用车焊接/涂装工艺
- 实训设备对接智能网联汽车装调技术平台
- 师资培养对接中德先进职教标准
- 质量评价对接企业KPI考核体系
- 职业发展对接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联盟资源这种将企业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完成从零部件识图到整车故障诊断的全流程能力培养。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