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立足长三角地区产业需求,构建了以“德技并修、产教融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4年开设以来,已培养近2000名毕业生,就业对口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持有AutoCAD工程师证书、1+X室内设计师证书等职业资格认证,凸显职业教育与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其课程设置覆盖从设计理论到工程实践的完整链条,并通过校企合作、竞赛实训等方式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一、培养目标聚焦复合型技能人才
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要求学生掌握环境景观设计、建筑小品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三大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强调“科学文化水平”与“工匠精神”的融合,毕业生需具备景观装饰设计、软装陈设、工程管理等岗位能力。例如,《景观工程与施工工艺》课程直接对接施工现场管理需求,而《VR空间漫游》等前沿课程则提升数字化设计能力。通过“课、岗、赛、证”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学生可参与江苏省室内装饰设计大赛等权威赛事,近5年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0余项。
二、课程体系强化产教协同创新
专业课程分为基础模块、核心技能模块与实践拓展模块:
- 基础模块:包含构成基础、设计概论等理论课程,奠定美学与设计思维基础;
- 技能模块:通过AutoCAD、3DSMAX、SketchUp等软件课程培养数字化设计能力,结合手绘表现技法强化传统设计功底;
- 实践模块:以庭院景观设计、住宅小区规划等真实项目驱动教学,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从方案设计到施工落地的全流程训练。
校企合作方面,专业与常州杰典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常州大榆装饰等数十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引入企业项目如新孟河殷村段滨水景观改造,使学生直接参与设计深化与工程实施。
三、就业路径与职业发展双向贯通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景观设计公司、建筑装饰企业及展示设计机构,从事设计助理、效果图绘图师、工程监理等岗位。专业通过“现代学徒制”实现就业精准对接,例如与江苏太阳旅游集团合作培养主题景观规划人才。发展路径上,学生可通过江南大学专升本、南京艺术学院专接本等渠道提升学历,亦能考取室内装饰设计师(三级)等职业资格认证。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入职首年平均薪资达5000-8000元,职业晋升周期较传统学科缩短30%。
四、教学资源整合行业生态优势
专业教学团队由双师型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组成,其中硕士占比超90%,多人担任行业设计总监或艺术顾问。校内建有三维设计电脑中心、家具实训工作室等实践平台,配备智能交通创新示范中心等6个先进实验室。校外依托江苏省室内装饰协会等行业组织,定期举办设计工作坊与行业峰会,例如2024年联合常州建筑装饰协会开展的“城市公共空间再造”项目,入选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这种“校-行-企”联动模式,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趋势同步更新。
通过上述多维度的培养架构,该专业成功塑造了“理论扎实、技能过硬、创新敏锐”的设计人才特质,成为长三角地区环境艺术设计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