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立足新时代党建工作要求,通过构建“专业培养+实践融合+创新驱动”的党务工作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建工作模式。学院以党务工作专业为核心载体,将党建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改革、校社联动、双创融合等举措,探索出一条高职院校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基层党务工作输送了一批政治素养高、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化人才。
在专业建设体系方面,学院构建了覆盖理论教育、技能实训、职业发展的三维培养框架。其党务工作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设中国共产党历史、党务管理学、基层党建工作实务等核心课程,并依托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平台强化师资建设。培养目标明确指向基层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等领域的党务管理岗位,注重将“党建社工”理念融入专业发展,通过党务工作技能比赛、职业资格认证等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岗位适应力。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 组织机制创新:推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将党建骨干培养与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相结合,打造既懂专业又擅党建的复合型队伍。通过党建工作专题培训、课程思政创新团队等载体,实现党建与专业教学的同频共振。
- 育人模式革新:构建“创研统领-创课传带-创赛促学”三创体系,建立校友会信息行业分会,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技能报国理念结合。典型案例包括与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数字化赋能基地合作,探索工业数字孪生领域的产教融合新范式。
- 校社协同联动:与翠云街道共建教学实践基地,通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参访、基层党建座谈、党务工作实训等环节,让学生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党员教育管理等实际工作。这种“理论-实践-反思”的闭环培养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党务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难题。
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学院建立“制度+标准+考核”的保障机制:
- 制定《基层党支部工作标准》、《支委班子责任清单》等制度文件,严格规范组织生活日、主题党日等流程。
- 实施党员发展质量工程,把政治标准作为首要条件,建立从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到预备党员转正的全程跟踪机制,确保发展程序合规、档案管理规范。
- 构建党建考核评价体系,将意识形态管理、课程思政成效等纳入二级党组织考核指标,形成“自查-整改-提升”的动态管理闭环。
面向未来发展,学院持续深化“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建设,着力打造“党建+数字化”新生态。通过建设信创产业学院、开展教育信创大会等举措,将数字技术融入党建管理流程,推动党务工作向智慧化转型。这一系列创新实践,不仅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更在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彰显了职业教育的使命担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