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会计处理需围绕生产周期展开,涵盖资金筹集、物料采购、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及利润分配五大环节。核心在于通过权责发生制实现成本费用与收入的匹配,同时遵循增值税链条完整性原则。不同业务场景需匹配特定科目体系,例如生产成本归集直接材料与人工,制造费用核算间接支出,库存商品反映完工产品价值,最终通过利润结转实现经营成果核算。
一、筹资与采购环节核算
实收资本与应付账款是资金入口的关键科目:
股东投资:
接收现金或非货币资产注资:
借:银行存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贷:实收资本
资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科目银行借款:
区分短期与长期负债性质: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1年)
贷:长期借款(>1年)原材料采购:
含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采购处理:
借:原材料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二、生产环节成本归集
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构成核算双主线:
材料领用:
按生产部门划分消耗:
借:生产成本——直接材料(A/B产品)
借:制造费用(车间公共耗用)
贷:原材料人工分配:
同步计提工资与福利费:- 工资计提: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 福利费计提(工资总额14%):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 工资计提:
制造费用结转:
月末分摊间接费用至产品:
借:生产成本——A/B产品
贷:制造费用
三、完工入库与销售核算
库存商品与主营业务收入实现价值转换:
- 产品完工:
结转生产成本至库存: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直接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