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风景园林专业立足长三角地区发展需求,以培养具备规划设计与生态服务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构建了覆盖园林规划设计、植物应用、工程施工管理的全链条课程模块,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社会实践等方式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近年来,专业团队深度参与地方生态建设项目,为泰州城市绿化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展现了服务地方发展的社会价值。
在课程体系上,该专业以“五感法”为核心理论框架,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的多维度感知训练提升设计能力。核心课程包括《园林设计初步》《风景名胜区规划》《园林植物造景》等,并特别注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手绘效果图等实践技能培养。教学过程中融入植物形态学、园林工程监理等交叉学科内容,形成“设计理论+工程实践+生态保护”三位一体的知识结构。
实践教学环节呈现三大特色:
- 校企协同育人:与泰州城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在真实项目中完成从方案设计到施工落地的全流程训练
- 社会服务实践:组织学生参与泰州大道绿化带改造等市政项目,通过树木密度测算、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等实操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 创新工作坊:开展香囊制作、盆栽种植等实践活动,将芳香治疗、触觉刺激等康养理念融入教学,2024年暑期在“慧享福”养老机构开展的植物疗养项目就是典型案例
专业建设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建有江苏省新型动力电池重点实验室泰州研发中心、风景园林高新技术产业学院等平台。学生可接触高效液相色谱仪、梯度PCR仪等先进设备,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景观生态效益评估等科研项目。近三年毕业生考研率近15%,部分考入南京大学等高校,就业方向涵盖规划设计院、园林管理局、生态修复企业等领域。
在服务地方发展方面,专业团队持续为泰州城市更新提供智力支持。2024年参与市规划展示馆重点片区规划研讨时,提出“市域生态廊道网络”构建方案,将历史文化保护与海绵城市建设相结合。这种“在地化”培养模式使学生既能掌握国际前沿的生物多样性修复技术,又熟稔本土植物群落特征,成为区域生态建设的生力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