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学院音乐学(声乐)(师范)专业立足基础教育需求,以培养兼具音乐素养与教育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音乐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备的教学设施,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的背书,其课程设置紧密围绕中学音乐教育实际需求,形成鲜明的师范特色。学生在系统学习声乐表演技能、音乐教育理论的同时,还能参与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培养模式上,专业突出师德师风与教学能力的双重塑造。课程体系包含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即兴伴奏等核心课程,特别强化音乐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音乐课程与教学论等教育类课程。实践环节采用“三习贯通”模式:
- 教育见习阶段深入中小学课堂观摩
- 教育实习阶段独立承担教学任务
- 教育研习阶段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这种阶梯式实践体系使学生能系统掌握备课、授课、评课等教学全流程技能。
专业师资团队由教授3人、副教授9人及博士8人构成,高级职称占比达30%,其中多人获评省级教学名师。教学团队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开发的《声乐》省级精品课程创新采用“技巧训练+舞台实践+教学模拟”三维教学模式。琴房、数码钢琴教室、师范技能训练室等190余间专业场地,配合年均20余场艺术展演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空间。
就业导向方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地方基础教育系统,近年入职泰州、无锡、南京等地教育局下属学校的比例超65%,另有部分学生考入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连续三年在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斩获佳绩,2023届毕业生田若雨更以泰兴市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成绩,印证了专业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高度契合。
值得关注的是,专业深度融合梅兰芳戏曲文化等地域艺术资源,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歌曲即兴创作等课程中植入地方文化元素。这种“传统+现代”“本土+国际”的课程创新,既强化了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又培育出江苏省紫金合唱节银奖团队等艺术实践成果,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