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西省吉安市重点建设的幼儿师范院校,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应用英语专业立足职业教育定位,通过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能力强化,探索出一条特色化人才培养路径。该专业不仅注重英语语言基础的夯实,更聚焦职业场景应用与跨学科融合,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在幼儿教育行业对英语教学能力要求日益提升的背景下,其培养模式显现出独特的创新性与针对性。
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三维培养架构
应用英语专业构建了覆盖语言技能、职业素养与行业实践的立体化培养体系。根据网页显示,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
- 语言基础模块:包含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等课程,重点强化语音语调矫正和基础语法训练,解决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问题;
- 职业能力模块:设置涉外文秘英语、跨境电商实务等课程,通过幼儿园教学用语模拟和外事服务情景演练,培养学生在教育、外贸等领域的实操能力;
- 跨学科融合模块:结合幼儿心理学与教育技术应用,将英语教学与幼教专业技能深度融合,呼应幼儿教育行业对双语教师的需求。
二、实践导向的课程创新与校企联动
为突破传统英语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限,该专业实施“双轨制”教学模式。网页显示,学校与江西戈弗雷科技等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将跨境电商运营、新媒体内容创作等真实项目嵌入课程。例如:
- 在英文信息化处理课程中,学生需完成跨境电商平台的产品英文描述优化;
- 涉外企业服务实务课程引入企业导师,开展外贸函电撰写与跨境直播模拟;
- 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国际幼教博览会双语志愿服务,强化职场应变能力。
三、产教融合驱动就业竞争力提升
专业通过“定制化培养+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网页数据显示,毕业生主要面向幼儿园双语教师、跨境电商业务专员、涉外文秘三类岗位,其中跨境电商领域就业率年均增长15%。为适应市场变化,2025年新增幼儿英语教学法与AI辅助翻译技术课程,并联合企业开发幼儿英语绘本数字化资源库建设项目,使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前沿保持同步。
四、对标师范属性的差异化发展策略
区别于普通高职院校的英语专业,该校特别强调师范性与教育场景适配性。网页对比显示,传统幼师英语课程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教学方法”的弊端,而该校通过幼儿英语课堂模拟实训和双语教学案例库建设,将TPR教学法(全身反应教学法)融入课程。学生在第三学期需完成幼儿园双语活动设计并实施教学观察,这种“做中学”模式使毕业生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学技能考核通过率达92%,显著高于省内同类院校。
这种以职业场景为锚点、以能力进阶为主线的培养模式,不仅破解了幼师院校英语专业普遍存在的“课程设置孤立化”难题,更通过校企协同育人与数字化教学改革,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英语+教育”“英语+商务”的复合型人才。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该专业在跨境电商与国际幼教领域的特色优势或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