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大学护理学专业自2002年创办以来,逐步形成了一套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医学学科优势,以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管理为核心方向,构建了覆盖人文社科、基础医学、临床技能的课程框架,并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多所三甲医院实践基地。2024年获批护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后,学科建设进入新阶段,2025年将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以下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资源、就业方向及报考建议等方面展开分析。
培养模式以“院校合作,职业导向,立体培养”为特色,注重学生岗位核心胜任力的提升。课程设置分为基础医学、护理学理论、临床实践三大模块,例如人体解剖学、护理学基础、急危重症护理等主干课程,同时开设循证护理学、护理美学等20多门选修课,强化人文素养与科研能力。实践教学环节占比高,包括不少于36周的临床实习,覆盖内科、外科、妇产科等专科护理场景,并通过模拟病房、虚拟实验室等设施强化技能训练。
师资与科研资源方面,护理学院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9人,其中省级教学名师2人,外聘客座教授3人,附属医院临床师资131人。科研方向聚焦成人护理(如慢性病管理、急重症护理技术)和社区与公共卫生护理(如老年健康服务、康养产业研究),近五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学院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瑞金医院等15所三甲医院建立合作,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临床实践平台。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 医疗机构:从事临床护理、专科护理(如ICU、手术室)、护理管理;
- 社区与康养机构:承担慢性病管理、老年护理、公共卫生服务;
- 教育与科研:进入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护理技术研发;
- 跨领域岗位:如医药企业健康顾问、医疗器械技术支持等。
需注意的是,临床护理岗位普遍存在工作强度大、薪资依赖绩效奖金的特点,部分毕业生反馈职业初期月收入约4000-6000元。但护理硕士学历可显著提升职业竞争力,尤其在管理岗和教学岗中更具优势。
报考建议方面,本科招生对考生有明确要求:身高(女≥1.58米,男≥1.70米)、矫正视力≥4.8且无色盲色弱,需通过临床护理技能考核。2025年护理专硕计划招生10人,接受同等学力报考,初试科目侧重护理学基础、内科及外科护理学。建议考生关注第七版教材,重点掌握急重症护理原则、护理程序应用、社区健康服务规范等高频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