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恒生大学商务翻译(荣誉)学士作为全港首创的跨领域学位项目,将翻译专业能力与商业实务训练深度融合,培养适应全球化商业环境的复合型人才。该课程以"四个I"核心理念(融合、创新、深入、有趣)贯穿教学体系,依托小班制教学模式和多元化实践平台,致力于让学生在掌握两文三语(英语、粤语、普通话)沟通能力的同时,构建工商管理知识体系。2025年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印证了其课程设计的市场前瞻性。
课程架构体现跨界整合特性
本课程采用四年制学分体系,要求完成至少47单元/138学分的模块化学习。课程框架以翻译技能(占45%)、商业知识(35%)、语言强化(15%)和通识教育(5%)四大板块构成,其中翻译科技、法律金融翻译等特色模块采用1.5-3学分弹性配置。这种结构既保证了理论深度,又通过实务翻译项目(如广告文案本地化、国际合约翻译)强化应用能力,实现学术培养与职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教学体系凸显创新实践导向
- 师资配置:翻译学院聚集了20余位具有法律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等细分领域实践经验的导师,超60%教师拥有国际认证资质(如NAATI、UNLPP)
- 教学方法:
- 采用案例情景模拟教学法,例如模拟WTO多边谈判同声传译场景
- 开发翻译记忆库实践系统,集成金融术语库与上市公司年报语料库
- 推行双导师制,由企业高管与学术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
- 评估机制:引入欧洲翻译硕士联盟(EMT)能力框架,通过翻译质量评估(TQA)体系对学生的术语管理、跨文化转换等六大核心能力进行动态监测。
产教融合构建职业发展通道
课程设置三阶段进阶实践体系:大二开展语言沉浸计划(如粤港澳大湾区企业调研),大三完成200小时行业实习(合作机构包括德勤翻译部、凤凰卫视等),大四实施跨境实践项目(如参与RCEP协议区域性文本校审)。特别设立的翻译科技实验室配备Trados Studio等专业软件,支持学生完成本地化工程、字幕时间轴校准等真实项目。近三年数据显示,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语言服务部门的比例提升27%,印证了产教协同育人的显著成效。
国际化培养拓宽职业边界
该学位通过双轨制发展路径塑造人才竞争力:一方面设置传译与翻译科技双方向选修,另一方面提供全球20+高校交换机会(如维也纳大学翻译研究中心)。独特的3+1双学位项目允许学生在第四年赴英国赫瑞瓦特大学攻读国际商务传播硕士。就业数据显示,38%的毕业生任职于跨国企业海外分支机构,22%进入国际组织语言服务部门,职业发展呈现显著的全球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