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全国首批设立的4所高校之一,2021年获批建设,2024年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该专业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双一流学科,构建“油气特色+碳储技术”的交叉培养体系,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链条培养路径。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超95%升学率超30%,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斩获国家级奖项25项。专业聚焦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在油气行业碳减排领域形成显著优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学科定位与培养架构

专业以“培养油气行业碳储技术领军人才”为核心定位,构建碳捕集技术、地质封存、碳经济管理三维能力框架。依托深层油气全国重点实验室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实施“三阶递进”培养模式

  1. 基础强化阶段:前两年主修流体力学地质学基础工程热力学5门省级精品课程,通过CO2驱油埋存模拟实验掌握基础技能
  2. 技术融合阶段:中高年级学习CO2捕集原理与技术碳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参与百万吨级CCUS示范工程等校企联合项目
  3. 产业实践阶段:在中石油智能装备研究院胜利油田CCUS基地完成油气田碳封存系统设计实战课题,实验室配备3D地质建模系统碳监测预警平台等价值5000万元设备。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构建“四维交叉课程矩阵”

  • 油气工程层:必修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强化油气田开发与碳储协同能力
  • 碳储技术层:开设CO2地质封存原理碳资源生物转化,开发油田CO2驱油增效算法创新课题
  • 智能应用层:设置碳储大数据分析数字孪生技术,参与制定《石油石化智能碳管理规范》
  • 政策经济层:新增碳金融与低碳经济学碳储法规与环境保护交叉课程。
    培养机制突破包括:
  • 院士领衔制:由孙金声院士等组建导师团队,实施“一对一”个性化培养方案
  • 竞赛驱动:近五年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特等奖等140余项奖项
  • 国际拓展:成建制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开展碳管理交流,国际学术会议参与率100%

实践教学与科研突破

专业构建“三维实践体系”

  1. 基础技能实训:包含地质封存模拟」「碳捕集工艺设计等模块,累计实践课时1000+
  2. 国家级项目实战:参与南海油气平台碳封存」「西气东输管道碳监测等国家重大工程
  3. 科研创新孵化:在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CO2驱油增效机理研究,近三年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技术转化经济效益超3亿元。学科团队拥有教授18人」「国家杰青2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项。

就业生态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呈现“三向分流”特征

  • 能源行业:入职中石油」「中海油占比45%,从事碳储工程师」「CCUS技术研发岗位,起薪8000-15000元/月
  • 新兴领域:就职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新能源企业占比30%,五年晋升技术主管比例达28%
  • 国际深造:保研至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占比25%,2025届QS工程学科前50院校录取率40%。典型案例包括主导冬奥会火炬传递碳监测系统开发、参与南海油气田碳封存国家示范工程

发展挑战与能力储备

面对碳中和2.0」与「能源数字化」的双重变革,专业实施“三新战略”**:

  1. 课程迭代:新增碳足迹智能监测」「氢能储运技术交叉课程
  2. 技术升级:建设元宇宙碳封存仿真实验室
  3. 资质贯通:对接国际注册碳管理师认证体系
    建议学生:
  • 强化COMSOL多物理场仿真」「机器学习算法实操能力,掌握Petrel」「Eclipse专业软件
  • 考取碳管理师」「注册环保工程师职业资质
  • 关注碳关税政策」「绿氢产业链领域动态,加入中国碳汇交易协会获取行业资源。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如何正确编制喷壶采购与摊销的会计分录?
下一篇:如何规范编制企业缴税业务的会计分录?

热门推荐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首批获批的新工科专业,依托矿业工程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两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构建了“矿业+化工+环境+能源”深度融合的交叉学科体系。该专业以服务国家“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战略为核心目标,2024年数据显示其深造率超50%,20%学生获推免资格,毕业生在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以下从学科定位、培养架构、实践生态、就业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全国首批设立的4所高校之一,2021年获批建设,2024年入选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该专业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国家双一流学科,构建“油气特色+碳储技术”的交叉培养体系,形成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链条培养路径。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超95%,升学率超30%,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斩获国家级奖项25项。专业聚焦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评论  1个月前

重庆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重庆大学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首批设立的新工科专业,于2022年正式招生,是服务"双碳"战略的标杆性学科。该专业由重庆大学牵头,联合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多所高校共同申报,构建"矿业+能源+环境+管理"交叉培养体系。依托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覆盖碳捕集、封存、利用全链条的产学研平台。2025年软科专业排名位列全国前10%,首届毕业生就业率100%
 重庆大学 评论  1个月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全国第二批获批的新工科专业,是山东省唯一开设该学科的高等教育项目,承载着国家“双碳”战略的使命。该专业于2023年秋季正式招生,依托学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流学科,整合地质、化工、储运等6大学科群资源,构建“碳捕集-利用-封存”全链条培养体系。2024年在山东省综合普通类一段投放12个招生计划,学费标准为6600元/年,毕业生将面向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领域输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评论  1个月前

西南石油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怎么样?

西南石油大学的碳储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为响应国家“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而设立的战略性新兴交叉学科。该专业依托学校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领域的传统优势,聚焦能源清洁利用与碳管理技术,培养具备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作为四川省内唯一开设此专业的“双一流”高校,西南石油大学通过整合地质、化工、能源等学科资源,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该专业注重理工融合与
 西南石油大学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