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师范)专业是该校教育学领域的核心方向之一,以培养“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学科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自设立以来,依托学校师范教育的传统优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并通过“教育学全国第20名”的学科排名(2025校友会数据)彰显其专业实力。对于有志于投身基础教育的学生而言,这一专业既注重教育研究能力的塑造,又强调教学实践技能的打磨,成为连接学术与职业的重要桥梁。
从培养体系来看,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呈现“全链条覆盖”特征。核心课程包括教育原理、小学教育学、中外教育史等理论课程,以及小学语文/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统计与SPSS应用等实践类课程。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心理学基础”和“儿童发展心理学”模块贯穿四年学习,通过模拟课堂、班主任工作实践等环节强化学生的职业适应性。这种课程结构既满足了国家对小学教师“一专多能”的要求,也为学生未来从事教育研究或管理打下基础。
专业竞争力体现在多个维度。根据2025年校友会排名,该校教育学被评为中国四星级专业,位列全国第20名,而小学教育则属于中国区域一流研究型专业(三星级)。这种分层优势反映出该专业在理论研究与区域服务之间的平衡。此外,学校通过“应用型大学”定位,将教育资源与赣州本地基础教育需求紧密结合,例如在特殊教育和家庭教育学领域开设特色选修课,增强毕业生的差异化竞争力。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趋势。毕业生主要进入小学教师岗位,同时覆盖教育培训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等领域。数据显示,约72%的毕业生选择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另有18%进入管理或教研岗位。近年来,随着教育行业生态变化,部分学生转向教育产品开发或在线教育领域,例如参与教材编写、课程设计等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就业满意度为3.5分(满分5分),反映出行业对人才专业能力的认可度。
对于考生而言,报考需关注“文理兼收”的招生特点。在江苏省等实施新高考的省份,该专业对选考科目无限制,物理类与历史类考生均可报考。从录取批次看,其属于第二批次招生,但近年随着师范专业热度上升,部分省份录取线已接近一本水平。建议考生结合自身职业规划,重点提升教育案例分析和学科教学技能,以适应专业学习强度与未来岗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