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以产教融合为特色的高职院校,武夷山职业学院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依托新大陆产业学院的深度合作,形成了独特的培养模式。该专业自2023年起在福建省专科批招生,面向物理类考生开放,学费为13800元/年,旨在培养掌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体系,学生不仅能夯实理论基础,还能在物联网实训室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先进平台中提升实操能力。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资源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在专业定位上,该专业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发与物联网工程实施两大方向。通过与新大陆科技集团的合作,学院将产业需求直接融入教学,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需融合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并掌握智能系统部署与运维技能。这种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课程体系设计兼顾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核心课程包括Python数据分析、深度学习应用技术和边缘智能计算应用,同时覆盖Linux系统基础、数据标注与处理等实操内容。专业还引入智能语音与对话机器人、移动端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等特色课程,帮助学生构建从算法设计到工程落地的完整知识链。此外,课程设置注重与行业认证衔接,学生可考取人工智能应用技术(高级)证书,增强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环节依托新大陆产业学院的硬件资源,构建了多层次实训体系。学院配备智能分拣机器人实验平台、ROS自动驾驶小车实验平台等设备,支持学生在智能制造生产线、智能驾驶仿真等场景中开展项目。例如,通过AI云平台部署与运维实训,学生可掌握企业级系统的开发流程;而计算机视觉应用技术课程则结合工业检测案例,强化技术落地能力。这种“教、学、做一体化”的三明治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岗位适应力。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涵盖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工程师、数据处理工程师和算法开发工程师等岗位。毕业生既可投身物联网产品开发、智能系统维护等领域,也可在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跨行业场景中发挥作用。学院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和行业竞赛(如Kaggle竞赛)搭建实践桥梁,近年的就业数据显示,具备双证书(学历证+技能证)的学生更受企业青睐,部分优秀毕业生已进入新大陆科技集团等领军企业。需要特别注意的是,2025年该专业选科要求调整为不提科目限制,与早期“物理类优先”的政策存在差异,考生需以最新招生简章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