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立足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子化发展趋势,构建了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基础、聚焦车辆技术应用的宽口径培养体系。作为山东省技能型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通过“双主体、四递进、五协同”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与戴姆勒奔驰、特斯拉、吉利等头部企业深度合作,致力于培养兼具电子技术开发能力与汽车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课程体系覆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车载网络系统检修等前沿领域,同时依托1400平方米戴姆勒铸星教育实训基地和吉利汽车产业学院,形成产学研融合的育人生态。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专业聚焦计算机、通信与电子设备制造及汽车制造业两大领域,培养能胜任电子器件制造、智能汽车调试、汽车电气检修等岗位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需掌握汽车电控技术、混合电子系统分析等核心技能,同时通过“1+X”考证实训获取低压电工证、新能源汽车维修工资格等多类职业认证。课程设计中强调理论实践一体化,例如《汽车微处理器应用技术》结合嵌入式开发实操,《汽车综合故障诊断》融入真实案例模拟,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车企研发、生产、运维等全链条需求。
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架构,其中通识课程平台强化人文素养与职业规范,专业课程平台分为基础、核心、实践三大层次。基础课程如《发动机构造与检修》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奠定机械与电子双重知识框架,核心课程《车载网络系统检修》、《产品结构设计技术》则重点提升智能化设备调试能力。实践教学中,2200平方米校内实训中心配备ABS防抱死系统实验台、STM32嵌入式开发平台等先进设备,并设置毕业设计、岗位实习等环节,使学生在比亚迪、小鹏汽车等合作企业的真实场景中完成能力迭代。
师资团队建设方面,22名专任教师与28名企业兼职教师形成“双师型”教学梯队,其中高级职称占比达36%,100%教师具备双师资质。团队主持的《企校共育模式下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曾获全国机械行业教学成果奖,其开发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将环境感知技术、线控底盘调试等抽象理论转化为可视化的交互学习模块。校企联合开发的《电子线路辅助设计(AD)》等选修课程,进一步打通了课堂与车企技术标准的衔接通道。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进入电子信息科技公司、汽车制造企业、车辆检测机构三大领域,从事电子产品开发、智能汽车测试、车联网系统运维等工作。近三年数据显示,戴姆勒铸星教育项目学员100%通过奔驰MT认证考核,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嵌入式产品开发或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研究领域深造。随着C-V2X车路协同技术的普及,专业新增的《智能座舱系统测试》、《Python程序设计》等课程,正为行业输送掌握大数据分析与自动驾驶标定的新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