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作为浙江省首个开设该方向的高职专业,凭借其前瞻性定位和产教融合模式,成为培养跨境电商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该专业以校政企行多方合作为支撑,整合政府资源与龙头企业优势,构建了覆盖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职业发展的完整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从课堂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聚焦跨境平台运营、网络营销、支付结算、物流仓储、客户服务与数据分析六大核心能力模块,旨在培养既懂国际贸易规则又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设置上,通过跨境电商基础、跨境网络营销、跨境支付、跨境电商物流等核心课程,强化学生对平台操作、商品发布、视觉设计、数据分析等全流程业务的理解与实操能力。例如,《跨境电商综合实训》课程通过模拟真实平台运营场景,帮助学生掌握选品、营销策划、订单处理等全链路技能。
师资团队是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现有双师型教师17名,其中博士2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教师6人,同时引入行业兼职教师18人,形成"校内导师+企业专家"的双元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不仅承担教学任务,还参与省级跨境电商产业联盟智库建设,将行业前沿动态转化为教学案例。近五年指导学生获得省级竞赛一等奖12项、全国特等奖2项,彰显教学成果的实战导向性。
校企合作方面,专业与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深度绑定,依托1500平方米的跨境电商实训中心,搭建起涵盖阿里巴巴、网易考拉、天猫国际等龙头企业的实践网络。学生可参与真实项目运营,例如通过区域跨境电子商务中小微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店铺代运营、营销推广等服务,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模式使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据统计,近三年学生在合作企业的实习转化率超过85%,部分定向班学员未毕业即获企业预录用。
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体现"课证岗赛"四维融通特点。学生可考取跨境电商B2B/B2C数据运营"1+X"证书、国际商务英语一级证书等权威资质,这些证书与业务员、运营专员、营销策划师等岗位要求直接对应。校友许育峰的经历颇具代表性:通过在校期间掌握的平台运营与客户维护技能,他毕业后连续创办两家跨境电商企业,年营业额突破千万级,印证了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
该专业的建设始终遵循"动态调整、持续优化"原则,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轮专家论证,确保课程设置紧跟RCEP数字贸易规则、独立站运营、跨境直播电商等新兴趋势。通过与海上丝路孔子学院共建实训基地,专业还拓展了东南亚市场的本土化运营教学资源,为学生参与"一带一路"跨境贸易奠定基础。这种既立足区域经济又放眼国际市场的培养视野,使其毕业生在跨境电商人才市场上始终保持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