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的汽车服务工程技术专业作为首批职业本科试点方向,依托学校百年职业教育底蕴,构建了适应智能汽车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为方向,通过校企深度融合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打造具有双师型教师占比87%以上的师资队伍,建有百度Apollo智能网联人才培养基地等实训平台,形成了覆盖汽车全产业链的技术技能培养闭环。其课程设置突破传统框架,将智能网联汽车ADAS技术等前沿领域纳入核心课程体系,毕业生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在专业定位上,该专业聚焦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强调理论+实践双轨并重。培养方案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汽车性能仿真与优化、车联网技术等关键技术,同时具备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开发能力。通过金工实习、智能网联汽车典型系统创新设计综合实训等实践环节,学生可完成从零部件测绘到整车测试的全流程技能训练,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能快速适应汽车测试工程师、智能驾驶系统应用工程师等岗位需求。
课程体系设计凸显三大特色:一是基础学科强化工程力学、C语言程序设计等工科基础;二是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汽车测试系统创新与应用、智能网联汽车规划控制技术等模块;三是方向课群分设汽车测试与试验技术、智能网联应用技术两个赛道。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引入MATLAB程序设计与应用等工具类课程,通过汽车性能仿真与优化实训,培养学生运用数字孪生技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四级进阶模式:
- 认知实践层:通过汽车拆装实训建立设备结构认知
- 基础技能层:在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精诚英才培育中心完成电控系统调试
- 专项能力层:参与百度Apollo平台的传感器标定与数据采集
- 综合创新层:依托江苏省自动驾驶技术创新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开展项目研发这种阶梯式培养路径,配合毕业设计与实习环节中与上汽集团、吉利控股等企业的深度合作,使学生毕业时平均持有2-3项职业资格证书。
就业方向呈现三大特征:
- 行业覆盖面广:涵盖传统车企、新能源企业及智能网联科技公司
- 岗位技术含量高:主要流向智能驾驶系统调试、汽车测试数据分析等中高端岗位
- 区域集聚明显:毕业生在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的就业占比达78%数据显示,该专业2024年统招本科批学费5800元/年,在江苏省物理类招生中录取线保持稳定,体现出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