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家由城市轨道交通国企全资举办的高职院校,成都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依托成都轨道集团的行业资源,开设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展现出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该专业聚焦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这一"神经中枢",通过"校企一体"培养模式,为城市地铁、城际轨道等领域输送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其课程体系以信号基础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为核心,覆盖从设备维护到系统集成的全流程技能训练,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的三维能力培养框架。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以"岗位需求反推课程开发"为逻辑主线,形成以城轨信号基础、联锁系统维护、列车自动控制技术为三大支柱的课程群。其中:
- 电工电子技术夯实基础理论
-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培养设备运维能力
- 通信网络线路与综合布线强化系统集成思维
- 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实现复杂场景下的故障诊断训练。这种"分层递进、虚实结合"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掌握转辙机、继电器等基础设备操作的同时,也能应对全自动运行线等新型技术挑战。
实训条件的行业领先性是该专业的突出优势。学院投入超亿元建设城轨信号专业实训室,与成都地铁共享27个车辆段实训资源,形成"一总部一基地多点位"的实践教学网络。重点实验室包括:
- 信号基础设备实训室配备真实场景的信号机和转辙机
- 轨旁信号设备实训室支持联锁系统调试与维护
- 全自动运行线模拟系统还原地铁调度指挥全流程。学生通过"认识-拆装-检修-创新"四阶实训,可完成从基础操作到技术革新的能力跃升。
就业保障体系凸显国企办学优势。专业实施订单培养模式,与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建立人才直通机制,毕业生满足考核条件可直接入职。就业方向覆盖:
- 信号设备维护(日均检修量达83类设备)
- 系统集成调试(涉及专用通信设备与列车控制系统对接)
- 技术管理岗位(需掌握通信传输系统与电源系统联动逻辑)。数据显示,成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超600公里,年均人才缺口达820个岗位,为专业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师资团队采用"双师双能"结构,由企业技术骨干与专任教师组成。其中:
- 具有国家级技能竞赛裁判资质的教师占比30%
- 高级工程师主导信号集中监测系统课程开发
- 企业兼职教师带来全自动运行线等前沿技术案例。这种"理论导师+实践导师"的双轨制教学,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迭代同步更新。
该专业还创新"岗课赛证"融通机制,将1+X证书标准融入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全国仿真应用大赛等赛事。通过以赛促学,学生可掌握PLC编程、AVR单片机控制等进阶技能,部分优秀作品如无线通信移动闭塞模型已获得国家级奖项。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在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等关键岗位表现出显著优势,用人单位反馈显示,学生岗位适应周期较行业平均水平缩短40%。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