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秘书学专业作为人文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依托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优势,形成了跨学科融合培养模式。该专业自设立以来,通过构建"提高人文素养、夯实表达能力、提升组织能力、强化秘书技能"的特色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型高级秘书人才。数据显示,其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00%,展现出显著的社会认可度。
专业课程体系采用"理论+实践"双轨制。在理论层面设置《秘书学概论》《中国秘书史》《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等核心课程,夯实学生语言表达与文案策划基础。实践教学部分则创新性地引入秘书礼仪训练、办公自动化高级应用、摄影与摄像实训等特色课程,通过档案整理实践、会议组织策划等场景化训练,强化学生现代办公技术应用能力。特别设置的申论写作实训模块,有效提升学生公职考试竞争力。
学科竞赛机制形成"以赛促学"培养特色。该专业学生近年来在全国商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屡获佳绩,2023年更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斩获一等奖。这种培养模式通过项目制实践,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使学生在真实项目运作中掌握活动策划、新媒体运营等现代秘书核心技能。
师资配置凸显"双师型"结构优势。教学团队中博士占比60%,同时包含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者,形成学术研究与行业实践并重的师资结构。依托江苏当代文学研究基地、新媒体研究中心等平台,教师团队将数字人文前沿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开发的《秘书文档管理》等课程深度对接现代企业数字化办公需求。
就业导向注重政企双通道发展。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岗位,部分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职系统。校友案例显示,既有任职上市公司高管的创业典型,也有在乡村振兴计划中表现突出的基层服务者。专业通过与常州博物馆、档案馆等单位建立实践基地,构建起覆盖长三角的就业网络,起薪水平较同类专业高出15%(据2024年第三方评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