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开设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专业代码:460703)紧密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需求,通过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模式,培养适应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聚焦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两大技术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配备高水平实训基地,与长安汽车、百度智行等行业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实践的全链路培养路径。
在培养目标上,该专业着重强化学生对汽车结构原理和电子控制技术的掌握。课程体系分为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两大模块:前者涵盖智能网联汽车的动力系统、悬挂转向制动系统等核心组件的电控性能分析;后者则通过实训项目训练学生的智能传感器调试、线控执行系统装配等实操能力。例如,学生需掌握利用专用工具完成智能座舱系统的故障检测与标定技术,同时培养车联网协议分析与数据通信维护能力。
专业课程设置以模块化和场景化为特色:
- 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原理,帮助学生构建跨学科知识框架
- 核心技能课程:设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智能传感器应用与检测等课程,结合道路应用实训室开展线控底盘调试等实践
- 前沿技术课程:引入车路协同系统调试与高精度地图采集内容,对接行业最新技术标准
技能培养体系强调三层递进模式:
- 基础能力:通过工量具规范操作与电子电路分析训练夯实基本功
- 专项技能:在环境感知实训台完成传感器数据采集与标注,掌握惯性导航系统调试技术
- 综合应用:依托校企共建的智能网联整车测试平台,开展故障诊断与系统联调实战演练
就业方向覆盖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毕业生可从事智能汽车装配调试、车联网设备运维等岗位,并可通过比亚迪产业学院等平台晋升为测试工程师或技术主管。数据显示,该专业2025届毕业生在长安汽车、东风小康等企业的对口就业率达82%,充分体现其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成效。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推进,该专业将持续优化三横两纵技术架构课程,为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输送更多复合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