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依托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平台,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以管理学为主干学科,围绕旅游行业管理单位、旅行社、景区、酒店等就业方向,通过课内实践+项目实训+顶岗实习+专业竞赛+社会实践五位一体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该专业在导游服务技能大赛、旅游线路设计等赛事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核心课程形成“基础理论+行业技能+管理能力”的三维架构:
- 旅游学概论和旅游政策法规奠定行业认知基础
- 旅行社经营管理与酒店运营管理强化实操能力
- 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市场营销培养数字化时代竞争力
特色方向课程如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和出境旅游实务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与安徽九华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深度合作开发微专业课程,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同步更新。
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产教融合特色,校内建有11个实验实训室,包括:
- 智慧旅游实训室(支撑大数据分析能力培养)
- 导游模拟实训室(配备虚拟现实讲解系统)
- 旅游规划实验室(对接地方文旅项目开发)
校外实践基地覆盖上海迪士尼、九华天池风景区、万豪国际酒店集团等知名企业,实施“双导师制”——专业教师与行业导师联合指导。学生在大三全年进入企业轮岗实习,完成从服务岗位认知到管理岗位体验的进阶训练。
人才培养注重创新能力塑造,通过三类载体激发学生潜力:
- 学科竞赛平台:全国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安徽省茶文化创新大赛等
- 双创项目孵化:近三年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百项
- 社会服务实践:参与池州市非遗保护、乡村旅游规划等产学研项目
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既能掌握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传统管理技能,又能熟练运用新媒体运营和旅游电商直播等新兴技术工具。
就业指导体系呈现全程化、精准化特点,建立包含职业测评—岗位匹配—技能强化—就业推荐的四阶段服务链。数据显示,毕业生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就业占比15%,高星级酒店管理岗位占比28%,文旅综合体运营等新兴领域就业率逐年提升至22%。专业与华强方特文化科技等企业签订人才定向培养协议,实现毕业即就业的无缝对接。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