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警察学院作为全国公安类院校中首家成立网络安全学院的高校,其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依托国家安全战略与公安实战需求,形成了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24年入选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来,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校局企协同育人等创新模式,成为服务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人才输出基地。以下从学科建设、培养机制、社会影响等维度解析其发展路径。
学科建设与课程体系方面,该专业构建了以网络安全与执法为核心,涵盖信息安全、安全防范工程的本科专业群。课程设置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开设《公安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电子数据现场固定与提取虚拟仿真实验》等省级一流课程,并引入公安部精品课程《计算机犯罪案件侦查》。教学团队获评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拥有高级职称教师15人、双师型教师18人,其中多人获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称号。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院采用三大创新路径:
- 校局企协同创新平台:与公安机关、中国联通江西分公司等单位共建网络安全现代产业学院,开展“联通班”联合培养,实施“1+X”职业技能认证,已有274名学生获行业资质证书。
- 竞赛驱动能力提升:设立信息安全社等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网络安全攻防演习等活动,近五年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83项,包括特等奖36项。
- 实战化教学改革:通过公安部督办案件司法鉴定、网络安全防护演练等实战项目,将500余起案件侦查经验融入教学过程。
学生培养成效显著体现在三个层面:学术成果方面,学生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8项、公安院校科技应用创新奖22项;技术能力方面,学生在工业互联网安全技能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2023-2024学年更有学生斩获国家奖学金并获国家级竞赛特等奖;职业发展方面,毕业生通过电子数据管控与取证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公安系统输送具备网络犯罪侦查、电子取证等核心技能的专业人才。
这一培养体系的社会价值凸显于两大领域:一是直接服务公安实战,近年来协助侦破涉案金额超百亿元的重特大案件,扣押非法所得近十亿元;二是支撑地方产业发展,作为江西省网络安全重点产业学院,深度参与“1269”行动计划,推动网络安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创建全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为目标,强化新质公安战斗力培育,为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提供人才保障。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