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大学的艺术与科技专业作为跨学科新兴领域,通过融合艺术设计与现代科技,构建了独特的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路径。该专业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前沿技术为支撑,致力于培养兼具人文艺术修养与数字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西华大学在课程建设、教学资源整合及实践平台搭建方面持续发力,尤其在AI+知识图谱教学模式的创新上成果显著,成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
在专业定位上,艺术与科技强调“设计体验思维”与“科技美学”的深度融合。其培养目标聚焦于将数字艺术创作功底与前沿科技应用相结合,例如通过人机交互媒介服务于智能设备开发、虚拟现实娱乐等领域。课程设置涵盖三大维度:
- 技术基础类:如编程基础、三维设计基础、虚拟现实交互设计
- 艺术创新类:包括版式设计、产品数字化展示、交互性展示空间设计
- 交叉应用类:如信息产品交互开发、数字娱乐设计与公共空间艺术设计
这种课程架构打破了传统学科边界,例如《版式设计》课程通过AI工具辅助教学,将视觉信息组织能力训练与智能算法分析相结合。
教学模式创新体现在“三位一体”智慧教学体系的构建。西华大学依托数字化创新知识中心,建立了覆盖全校3000+课程的知识图谱系统,艺术与科技专业率先采用图谱导航式学习:
- 学生可在章节视频模式与课程图谱模式间自由切换,既保持知识连贯性又可探索知识点关联
- AI资源发现系统自动推荐多模态学习资源,例如将《光纤通信原理》的技术参数与《产品概念设计》的美学标准进行跨课程关联
- 实践环节引入智能媒体实验室,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真实场景,如虚拟展馆搭建与交互装置开发
就业竞争力培养方面,该专业构建了“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四大领域:
- 智能设备开发(占32%):如电子信息产品交互界面设计
- 文化创意产业(占28%):包括文旅产品数字化展示、元宇宙空间设计
- 新媒体传播(占25%):涉及网络大数据可视化、流媒体创意制作
- 教育科技(占15%):参与智慧课程开发与AI教学工具设计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首批AI+知识图谱智慧课程的全国开放共享,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参与实际项目开发,例如《产品数字化展示》课程直接对接企业需求,实现“学研产”无缝衔接。
在跨学科研究层面,西华大学通过“数字思政”平台建设推动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例如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美术与设计学院开发的智媒科技赋能项目,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虚拟现实展陈系统,这种创新模式在2024年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重点推广。同时,专业教师团队持续探索生成式AI在创意设计中的应用,如使用搜狐简单AI工具实现设计原型快速生成,显著提升创作效率。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