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始建于1958年,历经“陶瓷工艺”“硅酸盐工程”等名称演变,现已成为该校最具代表性的王牌专业之一。该专业依托学校在陶瓷领域的深厚积淀,连续多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在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作为全国唯一以陶瓷为特色的多科性高校,其专业建设深度融入产业发展需求,形成了“基础研究+工程应用”双轮驱动的培养模式,为行业输送了大量高层次技术人才。
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
该专业以陶瓷材料为核心培养方向,同时拓展至陶瓷基复合材料及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课程体系强调材料科学基础、热工过程及设备、陶瓷工艺学等核心课程,并依托陶瓷材料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展实践教学。学科平台建设尤为突出,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为科研创新提供强力支撑。
人才培养与研究方向
专业培养目标明确聚焦“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采用“双导师制”结合企业实践,强化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研究方向分为两大主线:
- 传统陶瓷材料:涵盖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领域,侧重天然原料的合成与工艺优化;
- 先进陶瓷材料:包括氧化物陶瓷、碳化硅陶瓷等新型材料,涉及高纯度原料制备与关键工艺控制。这种“传统+新兴”的布局,既传承千年瓷都技艺,又对接新能源、微电子等前沿产业需求。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学院汇聚了国内顶尖的教学科研团队:
- 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井冈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39人,8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 教学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科研领域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年均获批国家级项目3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近200篇;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构建了“理论-实验-工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就业前景与社会影响
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主要流向三大领域:
- 传统陶瓷产业:如建筑陶瓷企业、日用瓷设计机构;
- 战略新兴产业:涉及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
- 科研教育机构:包括中科院下属研究所、省级陶瓷研究院等。近五年数据显示,超过30%的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另有25%选择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专业与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深度融合,为“中国智造”输送关键技术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