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成立于国家推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致力于培养掌握机械工程、电气控制、计算机及信息化管理等多学科交叉知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工学类本科专业,其学制为四年,毕业生将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并有机会考取工业机器人操作证书、智能制造工程师证书等职业资格认证。该专业以“专家办学,注重投入,重视质量”为办学理念,依托学院的工程训练中心和校企合作资源,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特色。
在课程体系上,专业核心课程覆盖机械原理与设计、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智能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三大方向。例如:
- 机械原理课程聚焦机构运动分析与设计能力培养,通过48学时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机械系统动力学原理;
- 智能制造产线集成与管控课程结合工业物联网技术,强调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的实际操作;
-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则引入深度学习算法,为智能装备开发奠定基础。特别设置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通过几何量精度设计训练,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生产误差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资源方面,学院建有19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备逆向工程实验室、增材制造技术实验室等先进设施。学生可通过以下路径提升专业技能:
- 在工程训练中心参与智能装备调试项目
- 通过校企合作进入浙江宁波、江苏吴江等产业基地实习
- 参加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等学科竞赛这些实践平台与20余家制造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有效保障了学生智能工厂系统集成、高端设备维护等核心能力的培养。
师资团队由母德强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领衔,团队中70%教师具有高级职称,90%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学团队不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更将精密加工检测技术、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例如在机械数字化设计CAD课程中,教师团队开发的逆向工程教学系统已获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在智能产品设计制造、工业机器人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管理三大领域发展。数据显示,学院相关专业近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部分学生进入一汽集团、中车长客等龙头企业,亦有毕业生考取985/211高校硕士研究生。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进,掌握工业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等行业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