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大学朝鲜语专业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依托学校国际经济政治学院的跨学科优势,形成了语言能力与经贸实务并重的培养模式。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重要支撑方向,该专业通过朝鲜·韩国研究中心(教育部)等高端平台,构建了覆盖本、硕、博的完整培养体系。其课程体系深度融合朝鲜语语言技能与韩国经济贸易知识,并通过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朝鲜语语法》等教学创新强化专业竞争力。
专业特色与培养路径
培养目标聚焦复合型人才
该专业以培养掌握扎实朝鲜语基本功和韩国经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要求毕业生具备国际经贸规则理解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设置韩国经济概论、中韩贸易关系等课程,学生能系统掌握对朝韩经贸实务,适应外事、文化传播、跨国企业管理等多元岗位需求。特别强调仪表适合涉外工作的非朝鲜族生源筛选标准,凸显专业培养的实践导向。课程体系双轨并行
- 语言核心课程:包含朝鲜语精读、会话、语法等基础课程,强化听说读写译能力
- 经贸实务模块:设置韩国企业管理、地缘政治经济学、国际组织等跨学科课程,结合英语和计算机基础训练,形成"语言+专业+工具"的三维知识结构
- 学术进阶通道:本科阶段即与世界经济、国际政治经济学等硕士点衔接,为攻读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的硕博学位奠定基础
学科平台与研究资源
依托东北亚研究院和朝鲜·韩国研究中心两大国家级研究平台,学生可参与跨境经济合作、区域安全等前沿课题。学院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共建实践基地,提供国际商务谈判虚拟仿真实验等国家级教学资源。亚非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国际政治经济学博士点的设置,构建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全链条培养体系。
就业竞争力与深造路径
- 就业方向多元覆盖
毕业生主要流向外交外事部门(占比约25%)、跨国企业(如三星、LG等韩企,占比35%)及新闻出版机构。近年部分学生通过国家政法机关选拔,参与涉朝韩法律事务。 - 升学优势显著
推免生中约20%进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另有15%通过国际政治经济学等交叉学科攻读博士学位。2023届毕业生考研成功率较全国外语类专业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 - 行业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中韩自贸协定升级和RCEP生效,兼具语言能力与经贸素养的毕业生薪资水平较纯语言专业提升30%,起薪普遍达到8000-12000元/月区间。
该专业通过新文科建设理念,将传统语言训练与数字经济、国际政治等新兴领域结合。其"一带一路"国家商务谈判虚拟仿真实验入选国家级教学项目,印证了培养方案的前瞻性。对于意向深耕东北亚区域研究的考生,辽宁大学朝鲜语专业提供了从课堂到国际舞台的完整成长通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