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大学的城乡规划专业作为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的重点学科,自2010年设立以来,已形成了一套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五年制本科为学制,聚焦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规划等领域,旨在培养具备综合协调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依托扎实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实践平台,学生不仅能掌握城市规划基础理论,还能通过大量项目实践积累行业经验,成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
在培养方向上,该专业注重学科交叉融合与社会需求对接。课程体系以建筑学为主干学科,涵盖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核心课程,同时融入地理信息系统(GIS)、BIM技术等现代技术工具的教学。学生需完成不少于40周的实践环节,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实践、计算机应用实践等,确保理论知识与工程应用的无缝衔接。这种“课内实验+课外实践”的模式,使学生在参与城市生态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具体项目时,能够快速适应行业需求。
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学院通过建筑制图大赛、测量大赛等活动,将竞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近五年,学生在“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制图技术与技能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超100项,省级奖项逾200项。同时,专业与北京、上海等地甲级设计院建立实习基地,70%以上毕业生进入一线城市从事国土空间规划、景观设计等工作,展现出较强的职业竞争力。
师资力量方面,专业现有14名专任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国家注册规划师4人,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师团队主持完成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文化厅课题等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7部,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例如在高寒地区湿地规划、历史建筑保护等领域的研究,既彰显地域特色,又为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就业前景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0%,部分毕业生进入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深造。用人单位反馈显示,学生普遍具备三大优势:一是熟练掌握AutoCAD、天正建筑等专业软件;二是熟悉《城乡规划法》等行业法规;三是能独立完成从方案设计到文本编制的全流程工作。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专业在乡村振兴规划、智慧城市设计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潜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