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理工职业学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骨干专业,依托机电工程学院的优质资源,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数控技术和智能制造为核心方向,既注重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的基础能力培养,又强调CAD/CAM/CAE等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以下将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培养目标层面,该专业以德技并修为导向,要求学生掌握模具设计、数控设备编程和成型工艺制订等核心技能。通过工学结合模式,重点培养能在冲压模具、塑料成型模具领域从事设计制造,同时具备机电设备管理与智能制造单元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课程设置紧密围绕模具全生命周期展开,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的完整体系:
- 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夯实机械设计基础;
- 核心技能课程:如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强化工艺规划能力;
- 数字化技术模块:涵盖模具CAD/CAM、逆向工程及3D打印技术,提升智能制造应用水平。
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的突出特色。依托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和国家教育部认定的机械制造实训工厂,配置了253台(套)设备,总投入达430万元。实训体系分为四大模块:
- 模具拆装与调试:通过真实模具的装配训练掌握结构原理;
- 数控加工车间实操:包括电火花加工和线切割技术;
- 智能制造单元操作:运用MES系统进行生产流程模拟;
- 成型工艺实验:覆盖注塑、冲压等主流成型技术验证。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进入模具加工领域从事生产组织或数控编程,也可转向产品开发、汽车工业等关联产业。数据显示,约60%的岗位涉及三维设计和CNC工程师,而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等职能岗位占比逐年提升。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与126家校外企业建立合作,实施订单式培养,确保学生掌握模具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等实战能力。
从专业优势看,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3.3%,包含2名高级技师和3名技师;二是拥有国家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资质,教学成果获省级奖项;三是构建了“设计-制造-检测”一体化教学链,通过模具智能制造实训衔接产业前沿需求。这些优势使该专业在河南省同类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
对于未来发展方向,专业建设正加速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新增的模具CAE分析和工业互联网应用课程,将推动学生掌握模流分析、精密检测技术等前沿技能。同时,通过1:1:1特色教学模式(理论、实训、顶岗实习各占三分之一),强化产教融合,为区域制造业输送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