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交通学院的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立足行业需求,融合国际标准与本土实践,形成了鲜明的培养特色。该专业作为山东省内唯一培养无限航区船舶电子电气员的本科专业,被列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和特设专业,其课程体系紧密围绕国际海事组织STCW公约和ETO海员岗位适任标准设计。从培养目标到就业方向,均展现出对现代航运业智能化、自动化趋势的精准把握。
培养模式:学历教育+职业认证双轨并行
专业采用“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三个结合”的创新培养模式,即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聚焦船舶电子电气与智能控制两大方向,融合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认证、国际海事公约与国家标准、校内教学与企业实践。例如,校企合作方向与华光海运等企业实施“3+1”联合培养,前三年在校完成理论课程,第四年进入企业实训,直接对接岗位需求。此外,学生可参与德国不莱梅哈芬应用技术大学的“3+1+2”硕士项目,实现本硕贯通培养。
课程体系:多学科交叉+实践导向
专业课程涵盖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信息通信三大领域,核心课程包括:
- 基础理论:电路分析、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
- 船舶技术:船舶电站、GMDSS设备与业务、主机监测与控制系统
- 国际应用:船舶电子电气英语、国际海事法规
实践环节设置虚拟仿真实验室和实船设备操作,如船舶电力推进模拟器、高压电站系统,强化故障诊断与维护修理能力。学生需通过基本安全、高级消防等专项技能认证,确保符合海员职业资质。
就业前景:行业紧缺+多元选择
该专业毕业生呈现“供不应求”态势,主要流向:
- 航运企业:如中远海运、华光海运,从事船舶电子设备管理、机电维护
- 海事机构:海事局、船级社负责船舶检验与监督
- 军事领域:部分学生通过定向培养军士计划进入海军,服务于航母、驱逐舰等新型舰艇
近五年就业对口率超93%,部分学生入职首年薪资达15万元以上。此外,专业拥有硕士招生资格,约20%毕业生选择攻读本校或合作院校的电气工程、智能控制方向研究生。
专业优势:标杆地位+资源保障
- 全国排名领先:2025年校友会排名中,该专业位列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首位,获评5★级认证;
- 教学资源雄厚:拥有100%双师型教师团队,含高级轮机长、企业导师,实训基地获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与海事局共建支持;
- 政策倾斜显著: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通过“重品德、厚基础、强能力”的培养理念,该专业持续为航运业输送兼具技术能力与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成为全国航海类教育的标杆。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