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自2017年起被纳入国家级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在专业建设、师资力量和就业质量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该专业立足煤炭行业,辐射交通、建筑、化工等领域,培养具备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应急管理等核心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落实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
专业建设与师资力量
该专业拥有黑龙江省唯一的安全类高水平骨干专业资质,2019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设项目,2021年通过省教育厅验收后成为智慧矿山专业群的核心支撑。教学团队由全国安全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领衔,教师中硕士学历占比55%,高级职称占比27%,包含注册安全工程师、全国职业技能竞赛裁判等专家型人才。近五年完成15项省级教科研项目,荣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荣誉。
课程体系与实训条件
专业课程采用"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
- 理论模块:涵盖《安全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安全评价技术》等核心课程,融入工业通风与除尘《电气安全技术》等行业特色内容
- 实践模块:依托10间专项实训室开展教学,包括:
- 安全检测实训室(模拟化工设备检测场景)
- 应急救援实训室(配备火灾逃生模拟系统)
- 虚拟仿真实训室(构建矿山三维安全模型)
就业方向与合作企业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类机构:
- 生产企业:在中建科工集团、龙煤集团等企业担任安全工程师,负责设备安全审查、危险源管理,平均月薪达10000元以上
- 技术服务机构:从事安全评价师、检测检验员等岗位,典型案例包括攀枝花"6.21"事故调查等
- 政府监管部门:通过考取安全生产监察员职位参与执法,已有毕业生在四川省应急管理系统获评先进个人
产教融合与专业特色
该专业构建"校-企-政"协同育人机制,与双鸭山市应急管理局共建应急综合科普教育基地,与海尔集团等企业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实现"教学-实训-顶岗"全链条培养。其核心特色体现在:
- 煤炭行业导向:依托学院70年矿业教育积淀,开发《煤矿安全》《智能安全监测》等特色课程
- 1+X证书融合:将矿山应急救援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实现"课证融通"
- 社会服务功能:专业创新工作室被认定为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承担地方企业安全培训年均超2000人次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