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优师专项)专业是国家优师计划重点建设方向,旨在为中西部地区培养扎根基层的教育人才。该专业通过"定向培养+就业保障"模式,形成师范教育与数学学科深度融合的特色路径。2025年专场供需见面会数据显示,优师毕业生现场签约率达34%,就业意向达成率30.5%,其培养质量受到基层教育单位高度认可。以下从政策支持、课程体系、发展路径等维度展开分析。
政策支持与培养定位
专业依托教育部直属高校资源优势,构建起"三位一体"保障机制:
- 定向就业政策:毕业生按协议定向就业,2025届优师生方舟通过专场招聘会签约家乡平江县,典型案例印证政策落地成效
- 学费补偿机制:享受"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费住宿费并发放生活补助
- 职称晋升通道:基层服务满3年可申请教育硕士在职攻读,服务期计入教龄认定。
课程体系与教学创新
实施"数学基础+教育技能"双轨培养,核心课程设置呈现三大特色:
- 学科基础强化:
- 主修数学分析(华东师大版)、高等代数(北大第四版)等16门专业核心课
- 考研真题训练覆盖扬哥强化讲义、裴礼文重难点指导等教辅体系,2021年考生通过系统备考实现专业课120+高分
- 教育能力塑造:
- 设置《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教育心理学》等师范类必修模块
- 引入微格教学实训系统,配备省级教学名师指导课堂教学演练
- 数字技术赋能:
- 开发《智慧教育技术应用》等校企共建课程
- 使用虚拟仿真平台开展函数图像可视化教学实验。
实践体系与就业保障
构建"四年递进式"实践链条:
- 认知实习(大二):赴协议地乡镇中学开展教育现状调研,完成《基层教育需求分析报告》
- 教学实训(大三):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进行"1+1"双导师制跟岗实践,累计完成48课时课堂观摩
- 顶岗实习(大四):2025届毕业生在签约单位开展全学期驻校实习,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2%
- 就业服务:建立"生源地教育局-学校-院系"三级联络机制,2025年通过专场供需见面会实现95%协议履约率。
学业发展与成长路径
专业为优师生规划"双发展通道":
- 教育教学方向:
- 任职县域重点中学数学教师,起薪8-12万元/年
- 参与"青蓝工程"师徒结对计划,3年内成长为学科骨干
- 学术深造方向:
- 考研可报考本校应用数学硕士,2021年复试线直降70分形成报考窗口期
- 定向生攻读硕士可申请"服务期置换"政策,将深造年限计入基层服务期限。
该专业通过"数学筑基,师德育人"的培养理念,构建起从数理思维训练到课堂教学实践的全流程育人体系。从《数学分析》的极限理论到《教育统计学》的教学评价,从《几何学》的空间构想到《班级管理》的育人艺术,优师专项学子正以扎实的学科素养和赤诚的教育情怀,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保持98%,基层从教稳定性达85%,印证其"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培养目标实现度。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