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自2019年开设以来,已成为该校重点培养方向之一。作为贵州省内排名前列的工程测量类高职专业,该专业以“立足建筑、服务行业”为核心定位,结合现代测绘技术发展需求,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根据2022年学生满意度调查,其综合满意度达4.3分,教学质量评分更是达到4.5分,展现了较高的教学认可度。专业通过“2+1”培养模式,前两年完成理论学习和基础实训,最后一年进入企业实习,确保学生掌握从数据采集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技能。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导向,强调“工匠精神”与“信息素养”的双重塑造。学生需掌握控制测量、地形测绘、变形监测等核心技能,并具备无人机摄影测量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前沿技术能力。培养方案特别注重职业岗位适配性,要求学生毕业时能胜任测量员、施工员、资料员等建筑一线岗位,同时具备测绘项目管理和设备维护能力。这种目标设定与贵州基础建设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高度契合,使毕业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力量。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
专业课程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三层架构:
- 基础课程包括测绘CAD、工程制图与识图,夯实学生的空间数据处理能力;
- 核心课程聚焦数字测图技术、GNSS定位测量、变形监测等,强化工程场景应用;
- 拓展课程引入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等新技术,拓宽职业发展路径。实训环节依托校内数字测图室和工程测量实训室,配备全站仪、GNSS RTK接收机等先进设备,可同时满足49人规模的数据处理与实操训练。此外,学院与多家测绘企业建立合作,提供真实项目实习机会,例如在地籍测量和市政工程变形监测中完成从数据采集到报告撰写的全流程作业。
三、就业前景与行业竞争力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水利、交通、国土资源、城市规划等领域,就业岗位涵盖工程测量、监理、施工管理等多方向。据专业介绍,初期薪资可达8000元/月,且随着经验积累和技能升级,职业上升空间显著。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通过“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考取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无人机摄影测量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部分优秀学生进入省级测绘院所或大型建筑集团,成为技术骨干。
四、教学特色与区域影响力
作为贵州省“建筑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该专业依托学院500亩实训场地和7万平方米实训基地,构建了“山地建楼宇、智慧筑黔城”的特色培养模式。教师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3%,多数具有工程一线经验,能将BIM技术、智能建造等行业动态融入课堂教学。此外,学院定期举办测绘技能大赛,以赛促学,帮助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显著提升了专业口碑和行业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