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江苏省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其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专业依托交通工程学院的资源优势,紧密对接轨道交通产业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该专业以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产教融合模式构建课程体系,配备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平台,为南通及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以下从核心课程、培养特色、就业方向及发展资源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专业课程设置采用"理论+实践"双轨并行模式。理论课程涵盖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信号联锁设备、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等核心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对通信信号系统架构的理解。实践环节则依托信号设备应用实训室、通信信号综合实训室等先进设施,通过计轴系统维护、维修电工考证训练等模块化实训,强化设备操作与故障诊断能力。特别设置的毕业顶岗实习环节,让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人才培养体系突出"三标贯通"特色,即行业标准、职业标准、课程标准深度融合。学校与南通轨道交通集团共建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斥资1.5亿元打造包含城轨通信设备分中心、OCC调度分中心等八大实训模块。通过现代学徒制项目,学生可参与地铁通信专网维护、信号设备检修等真实项目,近五年累计培养3000余名毕业生,其中多人获省级技能大赛奖项,印证了"课堂+站场"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发展格局:
- 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从事通信网络管理、信号设备维护等工作,覆盖南通地铁等区域龙头企业
- 设备制造领域:参与通信信号设备生产测试、技术支持等环节
- 工程服务公司:承担系统安装调试、网络优化等技术服务
- 职业资格认证:毕业生可获得信号工、通信工、中级维修电工证等证书,提升岗位竞争力
专业发展资源具有三大核心优势。师资方面形成"四型师能"双师队伍,包含企业技术能手、省级教学名师等,其中40%教师具有副高职称,60%拥有企业经历。硬件投入方面建成"十四五"教育强国项目支持的实训基地,配置价值9000万元的轨道交通产教融合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层面通过轨道交通产业学院平台,与连云港港口集团等30余家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形成"1+1+N"理事会运行机制,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