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围绕园林行业需求构建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该专业面向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施工、植物养护等领域,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双重提升。通过整合校企资源、强化实训条件,形成了“工学结合”的特色培养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展现了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行业竞争力。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设置了多维度技能培养路径。核心课程包括《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覆盖从植物栽培到工程管理的全流程知识。同时引入岗课赛证融通理念,例如将园林绿化工、插花花艺师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标准融入教学。实践环节通过“课程群”建设(如园林工程设计与施工核心课程群)和真实项目实训,帮助学生掌握施工组织、植物造景、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重要支撑。现有专兼职教师25人,其中副教授及高级职称占比超5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8%。团队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获国家专利10项,并与山东瑞冠花木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5名教师长期担任企业技术顾问。这种“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师资结构,有效保障了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接轨。
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具有显著优势:
- 校内投入300余万元建设园林植物标本室、花木研究中心等13个实训室,配备30亩植物实训基地
- 校外与莱芜市园林管理处、铭洋花卉基地等共建实习基地,开展真实项目实训
- 引入BIM技术、园林效果图制作等数字化工具,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课程1门、在线开放课程4门
学生发展层面,专业构建了“竞赛+创业”成长通道:
- 近三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 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获奖22项
- 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达95%,部分学生参与中山杉优良品种推广等省级科研项目
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毕业生可胜任施工技术员、景观设计员、苗木生产员等岗位。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该专业在城市绿化升级、乡村振兴景观改造等领域具有广阔发展空间,持续为区域经济输送技术骨干力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