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工程监理专业立足土木建筑大类,聚焦公路工程领域,形成了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专业特色。作为该校公路学院的重点专业之一,该专业依托学院60余年交通教育积淀,通过校企深度融合和实践导向课程体系,为甘肃乃至西北地区输送了大量具备公路工程全流程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其培养模式既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向,又精准对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在同类院校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从专业定位来看,该专业以公路工程监理为核心培养方向,强调进度控制、费用控制、质量控制三大核心能力的塑造。课程体系中设置了道路工程识图与绘图等基础课程,以及公路工程质量监理等专项技能模块,构建了"识图→施工→检测→管理"的完整知识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将BIM技术和智能建造理念融入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传统监理技能的同时,具备应对新型建造技术的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三个关键维度:
- 校内实训基地:配备道桥虚拟仿真实训室、材料检测实验室等96个专业教学实训室
- 校企协同培养:与甘肃路桥集团、中铁各局等130余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 真实项目历练:参与雷西高速、兰州南绕城高速等实体工程监理实践
就业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岗位相关度超过80%,主要流向公路工程施工监理基层单位,从事施工管理、质量检测、进度监控等工作。近年专升本录取率稳居全省前列,2024年达1394人,印证了专业培养质量。更值得关注的是,学校通过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使毕业生同时具备监理工程师和检测工程师的执业基础,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师资建设方面,专业依托省级教学团队和名师工作室,构建了"双师型"教师占比65.13%的优质师资队伍。教师团队不仅完成100余项教研课题,更深度参与《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行业规范的制定,确保教学内容始终与行业前沿同步。这种"教学研用"一体化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真实的工程案例,培养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
随着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推进,该专业正加速智能化转型。2025年新开设的智能建造技术模块,将传统监理技能与物联网监测、BIM协同管理等新技术融合。这种变革既响应了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为学生开辟了在智慧公路运维等新兴领域的职业发展空间,展现出专业建设的时代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