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自2004年招生以来,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形成了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是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核心专业。其培养方向紧密对接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等前沿领域,与烟台泰和新材、万华化学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了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毕业生近三年考研录取率超过49%,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展现出显著的社会认可度。
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
专业以OBE理念(成果导向教育)为核心,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拓展教育”三阶段培养框架。核心课程包括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加工原理等,辅以塑料成型工艺学和合成纤维生产工艺学等特色课程。实践教学占比突出,实验课程涵盖从材料合成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例如高分子材料加工与成型实验和高聚物合成工艺学,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案还实行分类培养机制:
- 创新研究方向:学生可参与省级科研平台(如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或申请专利;
- 就业创业方向:通过企业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中心,开展生产实践训练,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博士占比92%,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6%,包括国务院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国家级人才。科研团队聚焦功能分离材料和智能高分子材料等领域,承担国家级项目52项,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等省部级奖项十余项。实验室配备超高分辨透射电镜、核磁共振波谱仪等高端设备,总价值超6000万元,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科研支持。
校企合作与就业前景
专业与烟台泰和新材、威海拓展纤维等企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开发虚拟仿真与真实生产结合的实践课程。例如,学生可参与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设计开发,或进入企业完成4周以上生产管理实训。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高分子材料研发、工艺设计及生产经营管理岗位,部分进入万华化学等上市公司从事技术开发,或通过考研进入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点深造。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