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筑大学的产品设计专业自1999年设立以来,始终以培养现代产品造型设计和公共设施设计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学校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学科优势,形成了工科与艺术交叉融合的教学体系,并通过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实现本硕贯通培养,2025年重新启动的135700设计专业硕士招生更提升了学科建设层级。下文将从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专业方向上,学生入学后前两年完成设计图学基础和人机工程学等通识课程,第三年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产品设计或公共设施设计细分领域。前者侧重工业产品创新,开设家具设计和3D打印技术应用等课程;后者聚焦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涵盖公共标识设计和设施空间规划等特色内容。这种“2+2”分流机制既保证了基础能力培养,又强化了专业纵深发展。
课程体系构建呈现三大特征:
- 理论实践并重:基础课程如素描、透视图学强化造型能力,机械设计基础和材料工艺课程衔接工程技术
- 数字化能力培养:设置电脑设计基础和平面招贴创意设计等模块,覆盖Rhino、CAD等工业设计软件应用
- 项目驱动教学:通过模型设计与制作、专题设计等实践环节,将设计原理转化为实体作品
培养模式创新体现在产学协同和科研反哺两个层面。专业实验室配备中央与地方共建的产品设计实验平台,支持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开发;同时依托设计学硕士点的科研资源,本科生可接触人机交互设计、可持续产品开发等前沿课题。近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较高水平,主要流向建筑设计院、工业设计公司及高等院校,部分优秀学生通过设计学硕士点继续深造。
学科优势方面,该专业在2024年辽宁省本科专业评价中位列第五,其环境艺术设计方向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设计艺术学院拥有专任教师53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52.8%,5名教师具有海外研修经历,形成建筑美学与产品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特色。对于有意报考者,需重点关注702设计艺术综合理论和913环境艺术快题设计等考研科目要求,这些考试既检验中外美术史知识储备,也考核实际设计方案的创新能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