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形成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特色。该专业源于1977年建立的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经过4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安徽省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立项专业和省级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专业改造专业。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培养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领域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平台强化实践教学。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专业采用"基础+核心+实践"的三层架构:
- 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层:涵盖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
- 专业核心能力层:设置半导体物理、集成电路CAD与Verilog HDL、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核心课程
- 工程实践创新层:依托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研发实验室开展项目式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突出校企协同育人特色:
- 与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
- 设立三电课程开放创新实验室支持电子设计大赛培训
- 实施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近五年累计获批23项
- 建立3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覆盖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器件制造等产业链环节
科研创新方面,该专业教师团队近五年取得显著成果:
- 主持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委托专项课题3项
- 获授权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
- 在SCI、E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
- 与区域企业签订横向合作项目80余项,经费总额超1500万元
- 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三等奖等国家级奖项
人才培养成效体现在:
- 升学质量:毕业生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高校深造
- 竞赛成果: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大赛中获嵌入式设计全国一等奖
- 就业方向:覆盖半导体制造、集成电路设计、电子元器件研发等领域
- 创新创业:近五年指导学生获批省级以上双创项目100余项
该专业通过柔性引进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组建了由17名教授领衔的师资团队,其中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达64.5%。实验条件方面,建有70余个专业实验室,设备总值近5000万元,包含光电子技术实验室和集成电路测试平台等特色实践场所。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