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的标准化技术专业自2022年首次招生以来,已成为全国高职院校中唯一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并在江苏省内稳居排名首位。该专业以“标准化+行业”为核心,深度融合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现代产业需求,构建了从课程体系到实践培养的完整链条。依托学院在双元制职业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其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获得国家级试点项目认可,更在国际赛事中崭露头角。这一专业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其创新路径又为职业教育带来哪些启示?
在专业建设背景方面,苏州健雄学院基于区域产业需求和国家战略布局,联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计量大学等机构共同筹建。2021年完成教育部备案后,该专业设计了机电一体化行业标准化、物联网应用技术行业标准化、药品质量与安全行业标准化三大方向,旨在培养具备标准研制、实施与评价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定位,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具备显著竞争力,稳定就业后月薪可达10000+。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体现为“理论+实践”的双重强化。核心课程涵盖《标准化基础》、《标准化方法》、《标准监督》等模块,同时引入《管理学基础》、《知识产权管理》等交叉学科内容,形成多维知识架构。教学过程中,学院采用“三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配备专业导师、标准化导师、产业导师,根据个人兴趣定制培养方案,并安排学生进入导师科研团队参与实战项目。例如,学生可在质标院、标准化优企等机构进行实践训练,或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交流学习。
在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上,学院构建了多层次平台:
- 创新创业支持:设立全覆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基金,鼓励学生从入学起参与科研创新;
- 国际赛事参与:2024年,该校代表队凭借《山羊角中11种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国际标准提案,获得国际标准化青年之星大赛亚军,成为唯一入围的高职团队;
- 校企协同育人:与瑞铁机床、太仓市检验检测中心等合作,开展设备操作、标准制定等实训,学生可直接接触全自动压力电控仪表校验台等前沿设备。
标准化技术专业的国际化与标准化建设是其另一突出亮点。学院承担的国家级“双元制职业教育标准化试点”项目,主导编制了《双元制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指南》等4项地方标准,其中1项升级为省级标准。此外,通过中德标准化合作交流大会,学院与德企联合探索职业教育标准,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这种“标准驱动”模式,不仅为江苏省职业教育提供经验,更成为全国现代学徒制“标准链”建设的典范。
从社会影响与成果看,该专业已形成显著示范效应。教师团队中多人入选苏州市质量专家库、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十余项。学生就业方向覆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承担标准查询、质量管理等关键技术岗位,职业晋升路径清晰——从标准化助理工程师到高级标准化工程师,形成完整发展通道。这一系列成果印证了“标准化+职业教育”融合路径的前瞻性,为高职院校专业创新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