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立足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构建了“AI+工业”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工信部电子信息重点领域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数字孪生工程中心等平台,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在行业前列,服务对象涵盖中车集团、湘江鲲鹏等头部企业。
课程体系:工业AI与机电技术双轨并行
专业课程采用“工业级AI技术+机电一体化”双模块架构:
- AI技术核心课程包含《Python语言》《机器学习》《数字孪生》《边缘计算》,侧重算法开发与智能系统设计
- 机电类课程设置《PLC技术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图》,强化设备运维与产线调试能力这种交叉学科设计使学生既能处理智能设备数据建模,又能完成工业现场硬件部署,实现从代码编写到设备落地的全链路技术覆盖。
就业方向:轨道交通与智能制造双向赋能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两类企业群体:
- 轨道交通领域:从事高铁、地铁等车辆的智能检测系统运维,典型案例包括该校研发的“智检无忧”轮对在线检测系统,其动态监测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20倍
- 装备制造业:在智能制造企业担任AI训练工程师或机器视觉工程师,主导智能产线优化与工业物联网部署数据显示,约35%学生通过华为ICT学院、奇安信网络安全实验室等校企合作项目实现“实习-就业”直通。
专业特色:产教融合驱动技术创新
专业建设凸显三大创新点:
- 技术场景化:将铁道机车故障预测、轨道信号智能识别等真实工业问题转化为教学案例
- 资源协同化:与中科云谷共建工业数据孪生实验室,引入企业级AIoT开发平台
- 能力认证化:对接工信部信创人才培养标准,推行“1+X”证书制度,学生可获取人工智能训练师等职业资格认证
教学资源:双师型团队+虚实结合实训
师资队伍中教授/副教授占比40%,拥有省级技术能手4人、芙蓉教学名师4人,团队开发的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模式识别技术》累计服务3.2万学习者。实训体系包含:
- 虚拟仿真层:数字孪生平台模拟智能工厂运行
- 物理设备层:配置工业机器人工作站、AI视觉分拣系统等价值千万设备
- 企业实战层:通过360网络安全靶场、中车时代电气联合实验室开展真实项目演练
实践创新:以赛促学孵化技术成果
学生团队近年取得显著创新突破:
- 开发AR+AI辅助检修系统,在湖南省黄炎培职教创业大赛斩获一等奖并获风险投资
- 攻克火车轮毂智能检测难题,运用镜面反射原理定制高规格检测装置,技术已在中车集团试用
- 参与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攻防演练,累计发现系统漏洞127个,获工信部护网行动表彰
通过“专业课程-产业需求-技术创新”三维联动的培养模式,该专业已成为华中地区智能制造领域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输送基地。其毕业生在工业AI系统部署、智能设备运维等岗位展现出的复合能力,充分印证了职业院校对接产业升级需求的教育改革成效。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